首页 > 宏观 > 正文

从“9平方的婚房”到走向世界的“大门”:一位老浦东眼中的“浦东奇迹”

2018-12-19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卢常乐

“一过浦东大道就是农村。”回忆起19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的起点时,吴斌(化名)脱口而出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描绘了当时的景象。

时光荏苒,令吴斌不禁感慨万千的是,从起初推窗外的蛙声阵阵,到如今抬眼间的车流如虹……28年间,浦东开发开放的发展巨变,就切切实实地发生他和他的家庭周围,一点一滴改变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成为吴斌他们脑海中的一个时代印记,挥抹不去。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从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掀开了全新的篇章。

28年来,上海浦东新区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市功能和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开发之初以传统农业和工业为主的地区,初步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和现代化的新城区。仅以GDP总量来看,上海浦东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9651亿元,2018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如今的浦东,正以上海1/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3的经济总量,成为上海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动机,以科技创新和核心驱动的时代发展目标,辐射与引领着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进一步推进开发与开放的时代发展进程。

“一过浦东大道就是农村”

吴斌是土生土长的“老浦东”,谈及浦东的开发开放,他感触颇深。

1978年,彼时23岁的吴斌顶替父亲在浦东川沙县医药厂的职位,结束了自己在上海崇明下乡插队的生活,返城工作。至1984年,他和妻子李媛(化名)结婚,住进了靠近浦东陆家嘴桃林路旁的一间9平米大小的房子里,当时这间小房子就位于陆家嘴地区。

“如今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当时还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矮平房和棚户区。”吴斌回忆起开发开放之前的浦东时介绍说,彼时的浦东和浦西无法相提并论,由于黄浦江的天然隔断,浦东的发展整体十分滞后,整个区域内除了小块沿江地区属于城区之外,类似的城乡结合部随处可见,“一过浦东大道就是农村”。

事实上,当时浦东发展滞后的背后,也隐含着上海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深思多年的城市发展道路问题,集中体现在住房和交通两个核心领域。

8月1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浦东新区首任区长胡炜指出,浦东开发之前,上海虽已经取得了类似劳动生产率全国第一、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等多个经济发展成绩,但也同时遇到了发展瓶颈逐渐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为,在多个指标“第一”的背后,上海城市出现了人均道路面积狭窄、人均住房面积低等“城市病”问题亟待解决。

吴斌回忆当时自己居住的9平米小房时说,“当时上海人均只有4平方左右的居住标准,摆了几件家具后,就没有转身的空间了。”

在“最头疼”的交通领域,除了老城区的道路狭窄之外,彼时浦东与浦西的交通联通主要依靠轮渡的弊端也开始凸显,以至于上世纪80年代起很多浦西的工厂因发展规模受限,而陆续搬到了浦东,造成了每天大量的职工依靠轮渡往返两地之间。

“过江遇到大雾天气轮渡就会封掉,厂里只能无奈允许半天假期。有些住在浦西的工人到浦东上班,单趟超过2个小时也是常态。很多人迫不得已只能互换工作或房子,大小互换信息的告示贴满了天线杆。”李媛回忆彼时的城市发展问题时说。

很快,浦东的开发建设推动了这一系列矛盾的解决。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定,让这场贯穿上海1980年代的城市发展和建设问题开始从地方战略的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正是基于此,浦东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基础的交通等基建设施领域,自1991年起,上海以平均每两年一座跨江大桥的速度,相继建造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奉浦大桥、徐浦大桥,到2003年建成通车的卢浦大桥,彻底将浦江两岸的地区连成一片。

在此期间,浦东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开始全面推进,道路、码头、机场和隧道建设工作得到全面推进。伴随着连接浦东的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浦东的开发建设工作也开始进入到全面加速期。

1992年,国务院同意在上海设立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有了明确的行政管理机构。与此同时,中央决定在浦东设立四个功能板块,分别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推动浦东开发建设的核心抓手。

对于吴斌和李媛来说,浦东的开发建设也让他们的生活切实地发生了变化。当初他们结婚时所住的9平方米小屋,也正是在1992年陆家嘴金融中心启动建设时被拆除,后搬迁至浦东德平路的一套50多平米的套房里。

从破土动工打下的第一根地基,到如今陆家嘴金融城林立的高楼,浦东开发建设的28年间,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市功能和面貌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块1990年代之前还主要是以传统工业和农业为主的地区,短时间内初步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和现代化的新城区,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胡炜表示,浦东开发从一个地方战略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为中国的现代化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正像其现在所显示的那样,为上海、为整个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浦东惊艳蝶变

上世纪90年代初,浦东在全力开发建设的同时,还肩负着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辐射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在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会议上明确,要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与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2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区别于1980年代打造的深圳、珠海与厦门等地的经济特区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征程,1990年代初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了坚实一步。

“浦东开发开放之后,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的中国了。”曾刚告诉记者,浦东的开发开放在本质上是通过进一步对外资开放,让其融入至中国的经济当中,鼓励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外资引进给当时的中国经济带来先进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实现对自身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这与深圳等经济特区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公开资料显示,在浦东开发开放的28年间,这里由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逐渐发展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一项项对外扩大开放的举措在浦东创造并复制至全国。

其中,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95年9月,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在浦东成立;2013年中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设立等皆是上海不断加深对外开放的进程体现。

曾刚进一步强调,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一大步,也是后期沿海开放城市不断涌现的起始。目前中国共有15个国家新区,皆是以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模式为基本模式构建。

在此时代进程中,吴斌在工作中也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源自“国门”进一步打开之后的市场力量。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之前,他供职所在的川沙县医药公司(现浦东新区药材有限公司)属于当时上海市三级批次的药品流通公司,彼时整个川沙县仅有这样一家公司向各乡镇医疗机构按计划每年分月定期提供药物。

“1994年的时候,浦东新区成立了医疗资源配置市场,一时间合资药企、民营药企都可以进驻这一平台,药厂的市场垄断就开始被打破。”多年在药厂做销售工作的吴斌向记者感慨道,正是源于浦东的开发开放,类似他这样的国企开始参与市场竞争,一点一滴地培养起竞争意识。

“以前连销售员都没有,要是加货还得自己来公司拿货,但1994年的改革之后,公司空不出车子的时候,自己开助动车给送过去”吴斌说,服务和竞争意识出现了“天壤之别”。

在合资药企和民营药企纷纷涌入的过程中,吴斌所在的药材企业不断地通过改进研发、生产和销售方案,逐渐在市场的“洗礼”中发展壮大,相较之下,虽然当初市场份额丢失了很多,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却经历了市场的考验,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期。

如今,那些经过当年市场竞争洗礼留下来的产业,俨然已经成为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如今,医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浦东张江正加速打造的两大产业集群之一,涵盖了医药、医疗、医械、医学等医疗健康产业。

纵观整个浦东开发开放的推进进程,既有通过市场考验生存下来的市场主体,同时也有逐渐被淘汰的产业与企业。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左右开始,上海众多的国企进行了改革,纺织企业是最早的一批,之后波及到各行各业,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国企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快速推行,成为浦东开放开发向世界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后,当时最显著的市场特征。

曾刚认为,浦东的开发开放的核心表面上看是“以市场换技术”,但事实上1990年代起中国外贸市场的整体不断爬坡与国内市场打开程度几乎是同步的,这意味着浦东的开发开放在形式上看起来只是开放了国内市场,但实际上内外部市场则进行了很好地对接,推动内需和外部市场的同步开发。

“这也是为何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在近30年的时间内,还在不断推进的根本原因。”曾刚表示,通过不断地开发开放,将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契合与结合程度不断提升,如今的浦东模式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必然还将不断更新。

“浦东带领国内广大地域对外开放,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也让世界走入中国,这是浦东的第一阶段任务;而未来第二段任务则是浦东如何带领中国从拼成本转变为拼技术,实现创新驱动更为关键。”曾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如今在浦东不断探索创建上海自贸区、张江科技城等核心主体,其新阶段的根本任务也正基于此。

(编辑:周上祺,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lucl@21jingji.com,zhousq1@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