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世界越搞新工业革命,就越需要“一带一路”

2018-12-22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青亭

2018年是“一带一路”发展的第五个年头。今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来势汹汹,全球化面临的挑战较2017年更为严峻,而这无疑将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为什么的全球化会受人质疑?为什么英国要脱欧?美国会说自己“吃亏”了?12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在北京举办2018“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因为开放驱动、市场驱动、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只提高了效率,但没解决公平、包容、共享问题,英国才会说“欧洲一体化损害我们的利益”,美国才会说“金融泡沫和IT泡沫损害了美国民众的利益”。

但是,“世界越是逆全球化,就越需要‘一带一路’。”张燕生指出,“一带一路”给各方提供了开展贸易、投资、基建的跨境合作机会。在今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尽管美国政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但依然有近180家美国企业来华参展,看好“一带一路”的商机。

“世界越搞新工业革命,就越需要‘一带一路’。”张燕生解释道,上一轮工业革命是IT革命,它让资本在全球寻找廉价劳动力,使中国大量农民工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大量的人工将被机器人替代,那么资本将在全球寻找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将通过‘五通’合作,为全球创造新需求,给全球带来合作的新机遇。”

“民众对开放越失望,‘一带一路’就越重要。”张燕生说,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呼吁平等、包容的合作,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给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带来新机会。

中国经济经抗耐折腾

当前,中美正处在贸易摩擦的停火期,双方同意将贸易谈判期限延长90天。如果90天后中美无法克服所有的分歧,特朗普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以史为鉴,张燕生指出,美国1930年代发起的贸易战导致世界贸易萎缩了66%。此后发生大萧条,希特勒上台,并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2017年,美国与102个国家有商品贸易逆差;中国是12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与169个国家有贸易盈余。”张燕生强调,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下去,不但两国不会有赢家,世界也不会有赢家。

张燕生指出,中国经济有三个特点:内需韧性大、全产业链潜力大、经济结构多样性回旋余地大。“中国经济经抗、耐折腾。你只能打击中国经济的局部,不可能带来全局的影响。”

对于不久前发生的华为事件,张燕生认为,当前的风险不仅在贸易、投资和关税,而且在科技、金融、规则之战。“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是持久战,而且将对中美、世界带来重大影响。”

企业转型升级必修课

张燕生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制造业转型,“我们不要浪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一带一路’将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修课。”

“制造业从全球供应链低端转向中高端,‘一带一路’是必修课。”张燕生指出,华为从“游击队”到“正规军”,脱胎换骨的转型就是在亚非拉完成的。华为70%的产品外销,主要面向“一带一路”国家,那里的制度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相对较高,是企业普遍不愿去的地方,却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制造业从代工转型成自主,‘一带一路’是必经之路。”张燕生指出,过去40年,佛山陶瓷从代工贴牌到自主生产,再到走出去建立共享式全球供应链,也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

“制造业完成从汗水驱动到创新驱动,‘一带一路’是必争之地。”张燕生指出,从外延式粗放性走出去,到内涵式集约化走出去,重视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先进适用产品、先进适用规则。

共拓第三方市场

2015年6月,中国政府同法国政府正式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概念。如今,这一合作模式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张燕生指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扩大对发达国家投资,往往会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另一种是扩大对新兴市场投资,往往中国企业会同美日欧企业、东道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张燕生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打造利益共同体,把我国技术、资金、管理优势和沿线市场需求、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结合起来,同时依托项目群、产业链、经济区,在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方面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理念相同的共同体。

以“一带一路”倡议同亚欧互联互通战略的对接为例,张燕生指出,欧盟提出采取可持续的、基于规则的方式来推动运输、能源和数字网络联通,而中国提出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交通、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欧合作能够学习借鉴彼此的模式,有助于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制度,以及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制度规范。”

(编辑:董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