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今天凌晨,中国航天上演一场年终大秀!全球瞩目!

2018-12-08 09:05:13  经济日报

今天(12月8日)凌晨,

这是一个中国航天科学家,

乃至全球航天科学家都在关注的时刻!

“……3、2、1,点火!”

伴随着巨大的火箭轰鸣,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这次嫦娥四号探测器要去的,

一个人类从来没有到达的地方!

这一创新实践意义重大,

最具影响力的深空探测科学研究工程!

嫦娥四号是做什么的?

据了解,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嫦娥四号其实是嫦娥三号的“备胎”。众所周知,航天事业具有高风险性,很多国家在研制航天探测器时一般都会做出一个“备份”。比如嫦娥二号就是嫦娥一号的备份,一旦嫦娥一号出现意外,二号就会顶替一号,完成它的任务。

而在嫦娥一号任务圆满完成的情况下,科学家并没有抛弃嫦娥二号,而是将它进行改造,使其承担更进一步、也更具有风险的绕飞任务,并为后续的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

作为嫦娥三号备份星的嫦娥四号也是如此。2014年,嫦娥四号任务正式立项,并开始进行各项改装,它的任务使命也更加具有挑战性,那就是着陆到月球背面去一探究竟。具体而言,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我们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

答案很简单,因为没人去过!也就是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月球只有一面永远对着地球,即正面,另一面则称之为背面。人类早在1959年就通过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卫星第一次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模样,但也只是远观而已,从未有着陆器实现在月球背面的降落考察。

↑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科学家认为,月球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是人类进行月球探测的源动力之一。由于地球遮挡了侵袭月球正面的太阳风,月球背面却毫无遮拦,因此,嫦娥四号对月球背面地形地貌、矿物组份、巡视区浅层结构、地幔物质等进行科学探测与研究,将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月球背面没有来自地球的无线电波的干扰,是进行射电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如果能利用这一自然地形架设无线电望远镜,就好像把“天文台”搬到了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着陆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后,将开展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研究,预期还可以获得一批原创性的科学成果。

中国探月工程已“四战四捷”

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综合国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国航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探月工程已经取得“四战四捷”。

2007年,嫦娥一号任务实现绕月探测,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 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获得国际最高的7米分辨率全月图和月球虹湾地区1.5米高分辨率局部影像图,飞至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环绕探测,此后对700万公里外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高精度飞越探测,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并开展月面巡视勘察,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实现,嫦娥三号着陆器成为了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人造航天器; 2014年,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探月工程各项任务的连续成功,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的时代。

期盼嫦娥四号再传捷报!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