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580天跌94% 思考投资成“仙”记

2018-04-26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维

市场风险正在反射到一些挂牌私募机构身上。

4月24日,新三板公司浙江思考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31896.OC,简称“思考投资”)股价收于0.42元/股,收盘价创出挂牌以来的新低,俨然已经成为一只“仙股”。

Wind资讯显示,2018年以来至4月24日,思考投资股价已累计下跌58.65%。若对比历史最高位2015年的10.28元/股,如今一路下跌至0.42元/股,跌幅达93.75%。

仙股化的背后,是思考投资多只产品接连清盘下的本金巨额亏损。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思考投资仅4月份以来宣布的三只清盘产品累计亏损合计就超过了7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思考投资所采用的产品形态正是结构化信托,而在信托净值破位下,其亏损也随之放大;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事件也体现出,管理人以投资顾问名义进行操盘的投顾私募模式正在承受更大的风险考验。

产品排队清盘

和思考投资“仙股化”同时发生的,正是其产品的不断巨亏。

4月14日,思考投资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出具的《华润信托-工银量化恒盛精选D类59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清算报告,作为该计划的受益人及投资顾问,思考投资从中遭遇巨额亏损。

资料显示,该信托计划于2017年2月13日成立,期限为13个月。资金规模为3.36亿元,其中思考投资使用自有资金投入3600万元。

截止到该信托计划到期日,该信托计划的净值为0.6146元,思考投资累计收取投资顾问费93.54万元,本金亏损3600万元,即投入全部亏损。

就在同日,思考投资另一份公告显示,其担任受益人和投资顾问的《华宝交银盛通精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A类1期》也执行了清算。资料显示,该信托计划成立于2015年5月27日,期限33个月,募集规模2.3亿元。其中,思考投资投入的3000万元自有资金也已全部折戟。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还被思考投资列为对其收入贡献最大的前五只基金之一。

“这么多产品同时出现清盘,一方面有2015、2016年的历史原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公司的策略做错了。”上述接近思考投资人士称。

此外在4月10日,思考投资出资860万元的金谷思索1号阳光私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遭遇清算而完全亏损。这也意味着,其4月份内公告清盘的私募产品总亏损就已达7460万元。

产品的连续清盘的同时,思考投资也在面临业绩尴尬。据其4月9日发布的2017年年报披露。该公司当年实现营收1556.47万元,但归属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出现了3548.97万元的亏损。

思考投资认为,减持新股的正式实施以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尺度和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是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以白名单投资顾问形式服务的投顾类产品在报告期内收益率下降,且原主要投资策略‘大宗交易投资策略’时间周期出现大幅延长,策略收益趋向降低,同时原‘礼花弹策略’也需要根据监管环境变化进行调整。”思考投资表示。

投顾模式风险待考

作为一家阳光私募机构,成立于八年前的思考投资并未拥有较长时间的运作历史。但从其年报来看,其管理或担任投资顾问的私募产品已小有规模。截至去年底,公司在管存续基金共39只,实缴资金总额达47.56亿元。

不过,其相当一部分产品都是以结构化信托产品的形态运作的;而上述排队清盘的产品形态恰属此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思考投资共有14只管理型契约型基金,其资金来源大多为合格投资者及自有资金;但另有25只产品为投顾型产品,其管理人大多为信托公司,而资金来源则多见于银行出资的形式。

“投顾操盘的结构化产品仍然是目前投顾类私募的主要模式,在业内也较为常见”,上海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通常投顾以自有资金作为劣后,相当于放大交易杠杆来交易,而银行方面赚取配资收益。”

业内人士指出,当下去杠杆大势下,私募机构以自有资金作为劣后投资,并以投资顾问参与运作的模式正在面临政策考验,而思考投资的这一案例更凸显了该模式下的风险性。

“投顾模式往往是拿自有资金来做劣后份额,但是仍然属于一种较高杠杆的操作模式,”4月25日,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负责人表示,“一旦触及警戒线和平仓线,产品就会产生清盘压力,进而加剧市场波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此前监管层已通过新八条底线明令叫停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业务的投顾配资模式,而针对结构化信托产品,也有着1:2的杠杆“天花板”限制。


(编辑:李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