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欧资金融机构在华烟云: 几番风雨萧瑟去 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8-06-16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智宇,和佳

编者按

中国政府接连宣布了一系列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借此东风,梳理外资金融业在华之图谱。前几期的全球商业观察已经梳理了外资金融在华图谱之日韩篇、英国篇、香港篇。本期继续做欧洲篇,回首欧资金融机构在华发展的历史烟云,透视这些机构对中国新一轮金融开放的机遇的看法和布局。(李艳霞)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时期,如今,大门又向曾经被称为“狼”的外资金融机构打开,来自欧洲的金融机构是其中一支主力军。

随着中国进一步金融开放措施的时间表出炉,包括欧洲金融机构在内的外资金融机构们正摩拳擦掌,希望能够在这一轮开放中分得一杯羹。据上海银监局6月上旬公布的调研结果,已有包括摩洛哥外贸银行、法国欧诺银行等欧洲金融机构表达出要在中国新设机构的意向。此外,包括瑞银集团在内的机构也在开放措施出台后提出申请,拟将在华合资证券公司的持股比例增至5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过去四十年来欧资金融机构在华格局发现,2000年前后欧资机构逐步加强在华业务投入,但从规模上而言,除了少数几家机构在投行业务、资管业务上占据优势外,大部分欧资金融机构在华布局并未施展开。加上2008年金融风暴对欧洲金融机构造成的打击,这些机构的竞争力也不复以往。

错失时点:欧资银行战略收缩

早在1950年代,便有多家来自欧洲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并在随后一段时间中升格。

直到1994年,外资银行在中国仍然是以代表处的形式存在,经营范围也只能够从事市场调查等非营利性的活动。直到1994年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后,外资银行的准入程度适当放宽,外资银行才逐渐以分行的形式进入中国,但人民币业务仍然受到限制。

“坦白地说,如果在1999年左右开放市场的话,考虑到当时中、农、工、建四大行还存在坏账问题,外资银行可能能够吸引到中国大陆25%左右的存款”,瑞信亚太区环球市场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陈昌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但随着最近几年网络银行的发展,中国居民对于银行的服务评价也提升了很多,陈昌华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在市场占有率上不见得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更重要的是,对于银行而言,银行网点的铺设情况很直接地影响到银行的零售业务。有不愿具名的欧洲银行人士指出,在2006年左右,随着中国对外资行放低门槛,就个人业务而言,外资行迎来了一个“小春天”,在2007年左右,包括欧洲在内的外资银行规模突破万亿。

但受监管限制影响,外资银行在中国开设分行的数量每年非常有限,该人士表示,这使得银行能够吸收到的存款量很直接地受到影响,业务开展困难。

“很多早期进入中国的金融机构,在网点铺设上比中国的机构还是困难得多”,陈昌华指出,金融机构在服务层面,需要根据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来开展服务,在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后,“外资银行一进来就能够做到很大么?我觉得大家都不会相信。”

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的欧债危机更是让欧洲的金融机构元气大伤。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实验室(Bruegel)在2017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金融危机过后,欧洲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缩减了资产规模,并减少在外布局以提升银行体系的弹性,这使得欧洲银行出现了“衰退”。

在Bruegel按区域统计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规模数据中,欧元区(不包含瑞士、瑞典)的银行2007年到2015年总资产从16.21万亿美元下降至13.20亿美元,减少了19%,同期内中国的银行总资产增长218%,此外,欧洲银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收缩布局。

麦肯锡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自2007年以来,截至2016年年底,欧元区银行包括贷款、海外资产和外国子公司贷款在内的外国债务下降了约45%,约合7.3万亿美元,同期,日本的外债则由2.3万亿美元上升至3.9万亿美元。麦肯锡指出,欧元区银行战略持续紧缩的时间很可能会继续。

麦肯锡分析称,欧元区银行的收缩战略主要有三个原因:国内对银行体系的支持政策促进了国内贷款;《巴塞尔协议Ⅲ》等国际条例间接地制造了对国外业务所带来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抑制;银行在重新评估时发现,尤其是在缺乏规模和本土化认识的国外市场中,在国外市场的盈利能力低于国内市场。

业务拓展困难加上母公司战略收缩,不少在华开展业务的欧资银行也心灰意冷,撤出中国市场。比如,2010年,苏格兰银行退出了中国个人零售业务市场,德意志银行则在2013年关闭了在中国最后一间零售业务支行。

不仅是银行业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欧洲金融机构在华参股的基金、券商资料时发现,包括不管是第一批合资券商中的财富里昂证券、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还是随后加入的华英证券,一些本抱以雄心的欧洲的金融机构股东最终都退出参股。

值得一提的是,财富里昂证券前称为华欧国际证券,这也是中国加入WTO后获准设立的首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在2003年成立时里昂证券持股33.33%,但三年后中资股东湘财证券因陷入亏损泥潭,将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华菱钢铁,一年后又转由财富证券接手并更名。再后来,里昂证券于2012年被中信证券全资收购,但又因为“一参一控”的限制,最终财富里昂证券全部卖给了上海华信国际集团,并更名为上海华信证券。就此,“命运多舛”的财富里昂证券的不断转手才告一段落,并作别合资券商身份。

与上述“曾经的”合资券商形成对比的是,同期的瑞银证券等券商,却迎来了股权变更的申请,有望由外资机构绝对控股。

但陈昌华也指出,2008年后,很多外资金融机构已经没有以前的资本量,在华开展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母公司实力薄弱了很多,在资本账户不开放的情况下,这些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能够在某一个小范围内做好“已经不错了”。

开放措施非倒逼,将助推中国金融机构发展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的扩大,这些机构希望在中国市场中的某个金融服务领域持续发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本轮开放之后,中国资管市场将从原本的纯境内业务,扩展到本土和跨境业务相结合的模式”,瑞银资产管理中国区战略与业务发展主管董日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这包括境内投境外和境外投境内,额度的放宽将支持更多境内投境外的业务开展,境外投境内业务将随着更多的国际指标将中国股票、中国固定收益产品纳入而受到带动。

“很多人误解,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是由于国外倒逼的结果。”法国巴黎银行大中华区环球市场部主管赖长庚(CG Lai)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其实,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是因为中国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后,希望能够脱虚向实,与国际接轨。”

虽然过去多年来,中国建立了看似庞大的金融市场,但仍然缺乏完善的衍生品市场作为对冲或投资的工具,赖长庚认为,过去七八年来,中国整个金融市场最主要的部分是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具有中国特色,但与国际的理财产品并没有接轨。

此外,彭博数据显示,2016年中资G—SIBs收入结构中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71.8%,较G-SIBs平均水准的47.8%高出约24个百分点。同期,瑞银利息收入占比为21.5%,瑞信为39.4%。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正在优化国内衍生品和投资市场,希望整个金融市场的改变能够为中国实业提供更有效的对冲,为市场提供真正的投资产品。”赖长庚表示。

赖长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优化,外资必然会加深在国内的投资,尤其在外汇、利率、信用、大宗商品市场。另外,随着中国金融政策开放,例如外资可以拥有证券公司控股权,外资机构可能从以跨境作为主轴,慢慢朝着同时参与国内市场作为双主轴的方式发展。

“若外资机构可以参与中国市场,我们会将在海外的专长投注在中国将要发展的包括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 赖长庚说。

赖长庚认为,欧洲金融机构在经历了过去的几次金融危机之后,在监管方面有许多可取的地方,累积了丰富经验。但在中国需要大量的投资以及更长的投资周期,这或许会是欧洲金融机构在华唯一面临的障碍,导致欧洲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发展还是会基于几家主要具有代表性的欧资银行。

“中国金融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将会是中国金融机构。”在赖长庚看来,中国金融市场扩大开放后,外资机构将会大量训练人才,引进新的技术以及国际适用的风险管理经验等,最终会向中国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经验,协助中国金融机构成为国际性的银行往前迈进。

欧洲私募股权机构翼迪投资(Idinvest)亚洲企业发展主管穆索隆(Solomon Moos)认为,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新举措,传递了中国希望更加国际化、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的积极信号。

“十年前,欧洲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主要关注的焦点是美国,但在过去三到四年里,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也成为了关键的目标市场。在Idinvest,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投资者展现的巨大兴趣。” 穆索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我们将继续帮助中国投资机构在欧洲寻找优质投资标,同时把欧洲希望实现国际化发展的企业引入到中国市场。”

(编辑:李艳霞 liyx@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