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文博机构搭乘互联网东风: 开发新面貌 守住传统内核

2018-06-29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白杨

在近日召开的戛纳国际创意节期间,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宣布,腾讯将推出“全球数字文博开放计划”,并向全球文博机构发出邀请。互联网企业与文博机构的“互动”正在成为业内潮流。

6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发现,包括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内的多家文博机构都已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达成项目合作,构建“文化+科技”的行业生态。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博机构正在借助数字科技以及互联网平台,焕发出新的活力。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科技”,文化是根基,科技是翅膀。这个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了,那就背离了博物馆这个机构传播文化的初衷。

在冯乃恩看来,文博机构和互联网的融合,不应该是一种阵地的转移,即把博物馆的资源机械地搬到互联网上,而应该是用互联网的技术、语言重新解读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扩大文化传播渠道的目的。

科技加持传统文化展新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故宫博物院开展数字化工作已有约20年历史,而且很早之前便开始和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比如和微软公司合作沉浸式音画项目,和中科院合作博物院内部的信息化系统,以及和日本凸版公司合作VR等。

现阶段,腾讯是故宫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冯乃恩告诉记者,故宫最看重的是腾讯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2016年的NEXT IDEA青年创新大赛,另一个是2017年双方联合成立的创新实验室。

2016年,故宫和腾讯通过NEXT IDEA青年创新大赛进行合作。故宫开放了典藏品《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海错图》(节选)、明朝皇帝画像等经典IP,参与到“表情设计”和“游戏创意”两个赛事中。其中在表情设计方面,参赛者们基于故宫的这些IP,创作出了多个爆款表情,如“皇帝很忙”、“门海”、“Q版韩熙载”等。2017年,双方又联手举办了NEXT IDEA故宫条漫大赛,并涌现出一批基于故宫博物院中《韩熙载夜宴图》、《海错图》等经典IP的条漫作品。

今年,除故宫之外,将有更多文博机构加入到NEXT IDEA大赛中。据记者了解,长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顶尖文博机构将为今年的NEXT IDEA大赛引入《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女史箴图》等数十个超级文化IP。

与故宫博物院相比,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相对较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时坦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后,在考古、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成绩,但是从文化产业角度来看,博物院还需要有更多的规划空间。

近两年,在新的《博物馆条例》以及《“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的推动下,编制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也成为各个博物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侯宁彬告诉记者,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现有的人力,想要改变文化产业这块内容有很大难度,所以必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

2017年4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随着合作的推进,以及马化腾与各级文物局的不断接触,双方的合作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腾讯方面负责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进行项目对接的王慧表示,今年以来双方进行过多轮沟通。3月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派了6人团队去腾讯总部,与腾讯10个业务部门进行车轮战沟通,最后敲定了4个线上项目和4个线下项目。其中包括基于秦始皇帝陵的游戏《秦时明月》、官方授权定制的QQ个性装扮及秦小篆字体等。

对于这些全新的展现形式,侯宁彬非常支持。他告诉记者,“如果用传统的展示手段,很难把历史讲清楚,尤其很难让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所以必须把现代科技引入。而现代科技最有效的就是这些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成果,要把这些东西引入到传统文化的阐释系统里面。”

此外,现代科学技术还可以帮助文博机构提升工作效率。据记者了解,故宫186万余件文物中,目前只有约55万件有影像数据。“若只以故宫自己的力量,恐怕100年都采集不完。但现在,通过外部合作以及改进采集流程,顺利的话10年左右就能全部采集完成。”冯乃恩表示。

心存敬畏保持原真

然而,在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结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让文博机构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握通俗和庸俗的尺度。在通过一些比较新潮的互联网方式展现传统文化时,外界通常褒贬不一,有人赞扬,也有人认为是对文化的亵渎。

对此,冯乃恩认为,这些创新产品都是在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哪级机构,包括公众,都应该有着包容的心态。在创新的过程中,应容许出错,而不是出错之后就一棒子打死。

包括故宫之前做的一些产品创新尝试,冯乃恩也听到了很多质疑声。但他觉得这没有问题,“要容许我们在走钢丝的过程中左右摇摆,因为这个中间的平衡没有那么好拿捏。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更多人来关注博物馆的文化。”

但包容并不代表着无底线的放纵,冯乃恩提出,传统文化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是对文化的错误解读,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都需要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

“如果把一个汉代的器物说成是明代的,这肯定不行。”在冯乃恩看来,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形式可以新颖,但内容必须严谨。“之前我们做《奇迹暖暖》这款换装游戏时,所有服装都要经过故宫的织绣专家逐一审核,确保传递出去的文化没有错误。”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也持有同样的观点。日前,敦煌研究院和腾讯的首个合作项目“数字供养人”公益计划正式上线,通过互动创意和社会化传播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30多幅正在消失的敦煌壁画。

张先堂告诉记者,在合作过程中,敦煌研究院负责提供壁画,并加上壁画的原解,以保证所传递知识点的准确性。“我们和腾讯看壁画的角度不一样,他们是从大众理解和吸引力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会限制腾讯的创意,但希望能最大程度保持壁画原真性,这也是我们的底线。”

(编辑:许望, 邮箱:xuwang@21jingj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