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评论丨英国脱欧僵局的深层次根源 是社会认知分裂

2019-01-17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波

近日,英国议会以432票反对、202票支持,否决了此前特蕾莎·梅政府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这是英国现代史上执政党在议会投票表决中遭遇的最惨重失败。梅与欧盟历时一年半达成的585页的脱欧协议就此被悬置。这一投票结果符合观察人士的预期。

其实这一局面早在2017年即已注定。当时梅政府决定举行提前大选,结果保守党出人意料地失去许多议席,导致“悬浮议会”在英国出现,梅以强大的执政基础来主导脱欧进程的愿望就此泡汤。本来脱欧协议就注定众口难调,这番政治版图变动又进一步导致其通过难度增加。梅的此次尝试虽然输了,但输得并不冤枉,而且也不全是她的责任。

梅政府所处的窘境是,她需要与欧盟达成一项协议,同时该协议需要得到议会多数的批准。这看似简单,其实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要得到议会批准,梅就需要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真正实质性地脱欧,包括退出欧洲单一市场和共同关税区,停止欧盟与英国之间的人员自由流动,以满足脱欧派的心愿;二是不能因此而给英国经济造成太大伤害,以满足英国商界及其议会代表的意愿。所以梅的如意算盘是,在脱欧后继续与欧盟市场对接,但不接受欧盟法律管辖权,也不用遵守欧盟的各项共同义务。而欧盟的考虑是,不能给英国太多让步,因为这将既会损害欧洲单一市场的意义,也将助长欧盟其他国家内部脱欧势力的气焰。所以梅能从欧盟这里得到的让步有限。最终双方通过漫长的博弈达成了最接近双方共同利益的协议,但该协议还是距离被英国议会通过太远,主要是保守党内的强硬脱欧派想把英国与欧盟彻底隔开。所以梅难以同时满足前述的两个条件。

接下来梅可以继续修改协议,以在3月29日之前拿出新方案,得到欧盟同意,得到英国议会通过,但这目前只存在形式上的可能性,实质上已不可能。这就导致3月29日可能出现“无协议脱欧”的情况,这可能给英国带来极大的经济混乱。不过《里斯本条约》第50条有一项例外条款,在全部欧盟成员国同意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延长脱欧谈判期。目前欧盟方面有这样的意愿,因为其实欧盟内心里愿意英国留下来。但即使如此,最根本的矛盾,即梅无法同时满足两方面意愿的问题,仍然无法化解,这将只是把问题拖长而不能解决。

目前英国脱欧进程进入了一个迷宫,理论上的可能性非常多,且每种可能性都很复杂。各方日渐发现,其实对各方损害最小的方案就是举行第二次公投,脱欧动议很可能在这次公投中被否决,这相当于挥刀斩乱麻,把问题最简化。但问题是梅政府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意愿,因为这必将造成保守党内部的彻底分裂。强硬脱欧派把英国的问题统统归咎于欧盟身份,但他们无力主导脱欧进程,也不愿为此承担政治责任,梅政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假如不举行第二次公投,那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无协议脱欧”,而这将意味着英国贸易与金融秩序的大紊乱,以及在爱尔兰岛上出现“硬边界”,这对英国造成的冲击将不啻于一场金融危机。

英国脱欧僵局的深层次根源是英国社会严重分裂,各方对现实的认知存在剧烈偏差,大都市居民视欧盟为文明的代表,其他居民则把自身遇到的问题归咎于欧盟。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很难达成理性的妥协与一致意见。卡梅伦政府当时轻率地启动了公投程序,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政治气氛中举行公投,并处理接下来的问题,对任何政治家而言都构成难以克服的挑战。卡梅伦在脱欧公投后辞职,保守党推举出的梅首相也不能弥合所有各方的分歧,导致目前呈现一个烂摊子,实质上构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政治内耗。基本的现实是英国经济及国家命运已经和欧盟不可分割地缠绕在了一起,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英国退欧派幻想的既要退出又要毫无伤痛的场景,只是一种幻想。这场各方冲动造成的僵局还会继续拖下去,并就对重大复杂事项是否适合举行全民公决等问题,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警示。(编辑祝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