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评论丨培育中长期动力 实现中高速增长

2019-02-19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欧阳觅剑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多位中国经济学界顶级智囊围绕“如何实现‘六稳’,保持经济长期向好”的主题发表了重要见解。

提出“六稳”目标的背景是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2018年GDP增长率下滑到了6.6%,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与会嘉宾都认识到,经济增速下滑并不是一个短期问题,而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过去八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增长阶段的转换,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今后两年大概还将保持6%以上的增速,2020年以后应该在5%-6%之间,或者是5%左右。

2018年经济增速下滑,其实是之前就已经预期到的走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在经历增长阶段的转换。而2017年经济增速的回升则有偶然性,主要原因是净出口的贡献率在这一年是正的。自2009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些年份为正,有些年份为负,整体而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战略定力不强,就会因为这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波动而改变对形势的判断,进而对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对于2018年经济增速比2017年低0.2个百分点,很多人就认为,主要原因是金融过度收缩,因而建议放松货币政策、放宽金融监管。但实际上,经济增长减速是中长期的趋势,宽松的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不能改变这种趋势。相反,如果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维持之前的水平,反而会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影响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

既然L型走势是一个阶段,那么,GDP增长率在6.5%上下波动就是一个正常的走势,不需要也不应该为改变短期走势而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措施。“六稳”目标的实现,应该着眼于中长期,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使中国经济能够维持中高速增长。

人口红利消退是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发言中提出,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口红利消失导致劳动力短缺,从而使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这种变化决定了,过去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再现的。那么,在人口红利消退之后,能否维持中高速(6%左右)增长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发言中提出,中国要适应低速的增长态势。我们已经告别了出口导向的扩张型的增长模式,工业化的顶峰已经过去,去工业化已经开始,服务业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人口红利进入消退期。他认为,去工业化的后果是经济增长减速,但好处是劳动收入占比上升、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日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但日本的情况和我国并不相同,日本在进入低速增长之前已经是一个高收入国家,而我国目前还未跨入中等收入陷阱。从平均水平看,我国属于中上收入国家,但有很多地区和群体低于平均,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因此,维持中高速增长对我国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再追求高速增长,但也要避免陷入低速增长。

如何培育中长期增长动力呢?很多人认为,这要靠产业升级、消费驱动以及创新。这些措施当然可以使中国经济看起来更高端,但未必能成为强劲的增长动力。实际上,处于高端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速都不太高。姚洋教授就指出,日本在1970年代-1980年代垄断了世界几乎所有的创新,但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只有不到3%,其实创新不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另外,有一项研究表明,一旦某个国家的经济很快进入服务业化,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速就从高速迅速转向低速。因此,中国经济要维持中高速增长,不能只顾高端,工业化也仍然具有必要性。

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很大潜力,可以实现中高速增长。虽然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但我国乡村就业人口还有3.5亿,如果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逐渐转变城镇就业人口,就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编辑祝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