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求职难还是招工难? 深圳高端招聘会平均年薪“叫价”20万

2019-04-16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平均年薪“20万+”,最高年薪超过200万元。

4月13日至14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深圳密集举办的几场高端招聘会给出上述薪资待遇。

本土大企业华为、腾讯、比亚迪、平安、万科等悉数出动,沃尔玛、普华永道、IBM等国际巨头也现身会场。其中,配合国际人才交流的主题,深圳还专门组织了外籍人才招聘会、海归人才招聘会。

在面向“高端人才”的招聘会之外,4月15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主要面向应届生。整个招聘会共提供3万多个职位,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求职者。

当前,深圳大专以上学历者即可直接落户的宽松政策已实行了几年,人口持续净流入,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49.83万。

在各地争抢人才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似乎变得前所未有地“抢手”,但另一方面,“找工作难”仍然是诸多个体需要面对的问题。

近来坊间不乏“求职者寒冬”的讨论,不过记者在招聘现场连续几天的采访了解到,很多企业今年并没有缩招,高科技类技术型人才,特别是好的算法工程师一直都是稀缺的。

一位企业招聘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这拉升了企业的培养成本,打击企业招聘新人从头培养的积极性。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政府探索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

5G、新能源、房地产等行业供需两旺

4月13日,“智聘百强”全国名企事业单位综合招聘会中,提供的岗位涵盖5G、智能制造、IT、新能源、新材料、电子通讯、房地产等60多个行业,多集中在技术工程师、算法研究员、运维总监、区域经理、法务总监等技术型、创新型、管理型岗位。

其中,行业占比前三的职位分别为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金融行业及房地产行业。参与招聘的企业提供岗位的平均月薪1.8万元,其中月薪1.5万元以下占比45.59%,1.5万-3万元占比50.13%,3万元以上占4.28%。

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当天招聘会提供了超过1.1万个岗位,吸引了5.5万人次以上的求职者,参会企业现场共收到简历44275份。

到场的求职者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接近九成。其中,本科学历占比高达70.34%,硕士学历占比12.81%,博士学历占比2.98%,本科以下学历占比仅为13.87%。

4月14日早上9点半,另一场“精英天下·才博会”招聘会也是人头攒动,在万科等企业的展台前,递交简历者排起了长龙。当天,该会场515家用人单位提供了5000多个中高端岗位,超6万人次海内外人才入场,收到求职简历超10万份。

海归人才是此次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一个重要的求职群体,深圳近年对这类人才的吸引力在增强。2018年,深圳共引进海归人才超过1.7万,累计引进海归人才超过12万人。

在一家大型新能源企业的招聘展台,记者见到一位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博士生求职者,他预计今年毕业,这个月专门回国一段时间找工作,求职方向是电芯开发。

这家新能源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对于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薪资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甚至区间,而是由求职者和公司最终协商。

不仅待遇弹性空间大,公司在招聘细节方面同样表现得诚意十足。收到几份简历后,这位负责人迅速与简历递交者的意向求职部门同事用微信联系,及时推荐。他还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并没有缩招。对于海归类求职者,公司会尽量安排远程面试,如果合适,入职手续可以等到他们回国后再完成。

高薪之下,中高端人才仍稀缺

高薪,是深圳这一拨招聘会备受关注的原因。

4月14日,在“精英天下·才博会”的分会场,招聘会协办单位之一千里马国际猎头提供的职位信息显示,有大量年薪50万元以上的职位,甚至不乏年薪200万元的岗位。

深圳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盛华曾向记者表示,深圳有很多百万年薪的岗位,高薪岗位是高端资源的一个体现,说明城市集聚高端资源的能力强。

一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告诉记者,他学的是电子类专业,深圳高薪、匹配度高的工作机会多,加上看好大湾区的机遇,所以选择回国来到深圳。不久前,他顺利入职了一家大型科技企业的研发岗。

在招聘会现场,深圳吉迩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企业而言,给出高薪并不是问题,关键要看求职者可以提供怎样的价值产出。中高端技术人才实际上非常稀缺,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尤其是在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下,大量新兴企业涌现,但真正能够领军或者在某一领域里专业优势突出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大量的基础性人才难找到工作,但我们也难招到合适的人。”该负责人表示。

吉迩科技的招聘人士表示,对于求职者而言,真正在专业领域能够静得下心,扎得下根很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用人不能完全寄望于“拿来主义”,要在基础性人才培养方面有所投入,但因为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往往会拉升企业的培养成本,打击他们招新人从头培养的积极性。要改变这种情况,政府可以探索与企业如何进行合作。

4月15日,在应届生招聘专场,几家科技类企业的展台前,记者见到了几位面试过程中回答得磕磕巴巴的求职者,他们大多卡在了面试官提出的专业问题上。

一家中型科技企业的高级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在一些研发类岗位,应届毕业生真正产生价值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大企业可以投入一定的成本去慢慢培养,但中小型企业的压力的确比较大。

他表示,用人单位当然还是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对员工进行一些深层次的培训,让他们更有成就感和进步空间,但毕业生也不能被抢人政策“宠坏”,走出校园前要真正打好专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