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大量外迁?国家发改委回应:不存在!

2019-07-17 11:41:39 经济之声

今天上午,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从发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3%。

从用电情况看,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

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17.6亿吨,同比增长2.6%。

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方面,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4个,总投资4715亿元。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国家发改委稳步推进钢铁、煤炭领域化解过剩产能,着力巩固去产能成果,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阶段,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市场化债转股方面,截至6月底,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约2.4万亿元,实际到位金额达到1万亿元,涉及资产负债率较高的200多家企业。今年以来,市场化债转股新增签约金额约3900亿元。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还对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解读。孟玮认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

所谓“稳”,是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处于6%—6.5%的预期目标区间;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所谓“进”,是指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从产业结构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9%,比第二产业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需要看到的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从外部环境看,不确定性因素有所上升,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同步趋缓,地缘政治不稳定和经济运行风险加大。从内部环境看,国内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经济运行面临着新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困难仍然较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底线思维;也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中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唱衰”中国制造业?歇歇吧

关于近期有舆论认为由于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了外迁,个别甚至抛出了“唱衰”中国制造业的论调。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对此也进行了回应。

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布局的深度调整,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到了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企业到国外设厂经营的情况,我们认为是正常现象。对这一现象,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有的企业是考虑要素价格变化情况,向劳动力以及环保等成本比较低的地方去转移。有的企业是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企业是为了规避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国制造业外迁的规模并不大,而且是以中低端的企业为主,对中国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影响总体可控。

相信更多企业会来中国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规模庞大、门类齐全,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好我国产业体系、国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释放内需市场的潜力;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链水平;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对制造业发展的吸引力。孟玮说,随着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不但不用担心制造业外迁,而且会有越来越多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

这两年我们也注意到,有一些已经外迁的企业因为水土不服纷纷回流到了国内。在最近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不少来自东莞的制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关闭了他们在东南亚的工厂,回到了国内发展。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绝大多数企业会继续留在中国深耕发展,也会有更多的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