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财快评 > 正文

南财快评: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大量持有地方债券 最终实现财政金融双赢目标

2020-10-22 18:33:2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杨志勇

十多年来,地方债风险一直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它属于灰犀牛风险。灰犀牛风险防范并不容易。灰犀牛风险是可能大概率发生的风险。驯服灰犀牛,对人类来说并不容易。地方债风险,唯有直面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 

十多年前,地方债风险面对的更多是债务基本信息不清问题。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没有信息,决策就没法进行。近年来,中国金融发展较快,但间接金融为主的融资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商业银行体系仍然集中了数量最多的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防范商业银行体系的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与地方债风险问题是紧密联系的。早年所谓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有很大部分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并将“地方政府性债务”这一名词彻底回收,就是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分类,划归地方政府直接负担的债务,就是地方政府欠银行的贷款。这样的地方债形成时并未直接表现为地方财政赤字,而且有许多属于中短期债务,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要让地方政府在较短的时间内还清债务,是做不到的。合理的选择就是让债务期限结构合理化,让地方政府有更长的时间来应对债务风险;让债务利息负担合理化,让地方政府有相匹配的偿债能力。按此要求,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顺利开展,地方政府所欠的银行债务,有许多转换为利息负担更低的地方债券,相应地,债券期限结构更加优化。债务置换是建立在商业银行配合地方债风险化解的基础之上,是商业银行为地方债存量风险防范所作的贡献。 

试想,当年大规模的地方债如不能顺利转换为期限结构和利息负担合理的地方债券,那么债务危机一旦发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地方政府,而且肯定波及金融机构。 

最近几年,国家实行大规模减税降费,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力度更大,地方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没有提供合理流动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配合,积极财政政策难以得落实。与此同时,地方债需要有相应的市场购买主体,有着丰富资金的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近十年累计增持地方债券11万亿元,在积极财政政策落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过来,对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来说,持有地方债券,也是在持有优质的金融资产。 

特别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中国财政收入形势变得相当严峻。第一季度财政收入陷入谷底,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持续回升,但前三季度同比仍是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债券的顺利发行,对于保证地方政府运行的意义就不可小觑,而且让更加有为的力度更大的积极财政政策有了更充足的财力支持。总体上看,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持有大量地方债券,是财政金融共同应对债务风险、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的是财政金融双赢的目标。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研究员、《财经智库》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