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收缩共享出行:Your Now为何终被奔驰宝马放弃?

2020-11-27 14:08: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钱伯彦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在特斯拉股价再创新高、马斯克在富豪榜上超越比尔·盖茨的同时,略显老态龙钟的传统汽车巨头们却似乎已经难以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这四条战线上同时发力。

尤其是对于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这样的中等体量汽车制造商来说,在调动集团所有资源以期补上电动化和智能化短板的同时,共享化这一见效相对缓慢、盈利能力有待验证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渐屈居二线地位。

“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并不改变共享出行是未来持续增长的细分市场,但是收获或许将在未来数十年之后”,戴姆勒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在11月18日由著名汽车媒体《Auto Motor Sport》组织的线上行业峰会表示。

对于当下正因下图尔克海姆(Untertürkheim)工厂罢工而焦头烂额的戴姆勒而言,康林松在会上模棱两可地特意提及共享出行业务,其目的只有一个:平息过去数月以来持续发酵的流言。

早在10月中旬,彭博社、《经理人杂志》、《德国商报》等多家媒体就从不同信源确认,戴姆勒和宝马正计划委托著名的罗斯柴尔德银行以出售两家企业合资的在线停车应用服务Park Now。在预计将获得至少数亿欧元收入的同时,戴姆勒与宝马则可以进一步专注于汽车制造这一核心业务。

更明确的表态则来自戴姆勒的工会主席米夏埃尔·布雷希特(Michael Brecht)。“一年以前我们还坚信,缺少共享出行业务的话,公司将难以(独立)生存,而不得不将依赖于数字应用平台”,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布雷希特表示。

不过,曾经那些关于共享出行将抑制甚至替代消费者购车需求的预言并未成真,“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出行服务提供商”这一口号也已经从戴姆勒的企业宣传文件中悄悄消失。“当我们不能从中盈利、且我们已经预见不会变成依附于数字应用平台的’乞讨者’时,那么我们就要扪心自问,继续干下去是否必要”,布雷希特相信,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带来的投资压力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业绩滑坡的双重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汽车制造商不应该为这些业务浪费宝贵的资金:“即使是Uber也在烧掉一个又一个亿的美元”。

戴姆勒与宝马两大豪华车企正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本削减举措便是日前两家企业宣布的,将把大部分内燃机车型的生产线从德国本土搬迁至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的官方消息。根据计划,宝马将在未来五年之内将传统能源车型产线全部迁往奥地利、匈牙利以及英国老工业区,戴姆勒则将与吉利集团展开合作,共同研发下一代发动机。

戴姆勒下图尔克海姆工厂(作者摄影)

其实,戴姆勒和宝马在共享出行战线上进行收缩早已不是新闻。早在2018年3月末,戴姆勒和宝马就宣布将合并旗下的共享出行业务Car2Go和Drive Now,成立全新的合资公司Your Now以抱团取暖。此外,包括宝马旗下的汽车分时租贸项目Reach Now以及戴姆勒旗下的一站式出行平台Moovel也被悉数纳入Your Now的框架。

Your Now至此也拥有了Share Now,Park Now,Charge Now,Reach Now,Free Now五大子业务,并囊括了包括共享汽车、专车出行、自动驾驶出租车、共享充电桩及停车位等共享出行大概念下几乎所有业务。根据当时公布的计划,两家公司将为Now全家桶服务注资超过10亿欧元,以期在欧洲甚至是全球市场与Uber等竞争对手展开全面竞争。

遗憾的是,一年之后的2019年岁末,两家车企便宣布将彻底退出北美市场。在败退美国和加拿大的同时,即便是在欧洲大本营,Your Now也停止了伦敦、佛罗伦萨和布鲁塞尔三座大城市的业务。2019年6月,戴姆勒旗下的Car2Go同样宣布折戟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在Your Now五大子业务中,除了此次明确被点名可能被出售、提供用户手机预定停车位以及在线支付停车费的Park Now之外,关于Uber希望收购打车应用服务Free Now的传闻也已经多次见诸于报端。

随着Your Now可能即将面临肢解并被出售的命运,这一曾经象征着戴姆勒与宝马这对死对头抱团取暖的项目似乎也将自动驾驶合作项目的后尘。Your Now也被两家企业内部戏称为What Now?此前的6月15日,两家车企就宣布中止关于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的合作。

事实上,Your Now的摇摇欲坠仅仅是那些五花八门的、由整车企业牵头成立的共享出行应用服务的一个缩影。虽然有限的应用注册人数一直在上升,但是无法独立生存、更无法给母公司带来任何利润始终是困扰这些应用服务的顽疾。

根据保时捷旗下咨询公司MHP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欧洲大陆的15大都市圈中,80%的受访者都对使用共享汽车应用服务持有兴趣,但仅有16%的受访者表示真正使用过共享汽车业务。

除了欧美市场极高的汽车保有率之外,新冠疫情危机下对于车内消毒等卫生条件的担忧、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特性对于拼车的心理抗拒、移动互联网文化和生态落后以及Uber等科技企业的冲击都是制约这些车企系共享出行应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欧洲最大车企的大众集团,其首席财务官弗兰克·维特(Frank Witter)虽然在季报发布会上将公司的共享出行业务WeShare称为“巨大的成功”,但是大众集团却始终拒绝透露WeShare的注册用户数量等关键营业数据。

而对共享出行的一盆冷水则来自于大众集团的第二大子品牌、也是ABB之一的奥迪。奥迪首席执行官马库斯·杜伊斯曼(Markus Duesmann)此前就公开表示,共享出行的热度正在下降。奥迪至今仍未有建立旗下共享出行业务的计划。

同样在共享出行业务上举步维艰的还有法系双雄标致雪铁龙和雷诺。标致雪铁龙旗下的Free2Move此前在5月和8月分布宣布退出德国市场、延后进入北美市场的计划,并希望寻找外部投资者;而雷诺旗下的Zity至今更是仅在首都巴黎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