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洮砚乡 那个制砚的 年轻人

2020-11-28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

洮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锁忠工作坊的二楼,大部分面积用来展示卢锁忠从业四十年来雕刻的众多洮砚精品,还有他从四处搜寻到的一些古砚台,包括古洮砚。就在存放古砚台的小房间的一角,摆了个四面用反光膜搭建的小小摄影棚。卢锁忠的儿子卢广成每天在这个摄影棚给家里的砚台拍照,做图片说明,以便放在自家的淘宝网店上销售。

还没见到卢广成之前,临洮县的制砚师傅们都说,卢广成是他们行业里学历最高、专业素养最佳的从业人员,也是大家一致看好的洮砚好苗子。

很多制砚师傅的子女并没有继承父辈的手艺。“太苦了”,“他们不感兴趣”,“钱景不太好”……师傅们说。正因此,卢广成倒成了“逆行”的特例。

洮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锁忠和儿子卢广成的小小摄影棚。

今年6月,卢广成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虽然家里给他找了可以吃公粮的差事,但他婉拒了,坚持回家里帮父亲打点洮砚工坊。“这几年洮砚市场行情不太好,砚台卖得不好,家里还养着几十口人,都是开销”。卢广成的考虑很现实,如果不能打开销路,父亲的洮砚工坊和工人们的家庭开支都难以维系,所以他要用自己所学,以及在大城市学到的营销方式,帮助洮砚工坊运作下去。

卢广成买了一台尼康相机,搭起了小摄影棚,给每一个洮砚拍高清特写图,清晰到可以看到砚台的每一处细微缺陷,比如一条裂缝,也能看得出细腻的石质,漂亮的纹理及其真实的颜色。每个砚台有单独的一组照片,以及详细的说明——既说明这方砚台的造型寓意,砚台石料的来源和新旧程度,也包括这方砚台本身的缺陷,所有内容放在网店上一览无遗。

卢广成反对修图,他认为,有些砚台照片修过颜色,消费者买到手发现颜色不对,以为上当受骗,生出纠纷,这样的生意不可持续。真实,反而少了纠纷,也多了信任。

卢锁忠的砚台,有不少价格比较贵,数千的甚至数万元的都有,一般消费者不懂行,也不敢轻易购买价值这么高的砚台。其实砚台的石料和工艺,构成了它的价值,工艺尚能通过图片看得出雕工的好坏,石料的好坏如何在消费者未能亲临其境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得出来?

卢广成想了个法子,他绘了些简约大气的古砚台式样,用喇嘛崖、水泉湾的老坑石的边角料,让工坊的制砚师傅们细细打磨出来一批小砚台。这些小砚台个头很小,一般在三四指宽,价格也比较便宜,多数在两三百元左右。“他们可以先买这种小砚台来感受老坑石和新坑石的不同,色泽、纹路、手感,还有下墨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卢广成说,有了小砚台的初步认知,再买大砚台的时候,消费者的心里就有底了。

还别说,卢广成的法子蛮有效。短短几个月,砚台的销量上去了。“目前销售额过百万元了,比前两年的成绩都要好。”卢锁忠显得很欣慰。

除了网络渠道,卢广成还想着节后要背些好货去北京,跟荣宝斋等知名文房四宝店铺洽商,看看能否打开专业市场的销量……总之,关于洮砚的营销,年轻人的想法总是很多。

最后一抹斜阳从天井爬起来,打在卢广成脸上,他的每根绒毛似乎都闪着金色光辉。卢锁忠很安静坐在一边,静静看着儿子指手画脚,畅聊关于洮砚的梦想。

世界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