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财快评 > 正文

【地评线】南财快评:OPEC视频开大会,要警惕国际石油市场中“看得见的手”

2020-04-09 14:55: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施训鹏,姬强,张大永

北京时间4月9日晚,OPEC及其盟友将举行视频会议,其中一项全球瞩目的议程是讨论减产协议。无论会议结果如何,可以预见的是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不会停止。 

一般分析认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石油需求大跌,导致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失衡,油价疲软。然而,最近一个月油价出现历史性的暴涨暴跌。很显然,此种程度波动的原因不能简单的归结于需求疲软,而更多的是背后主要市场力量的博弈与操控。简而言之,就是OPEC及其盟友的混战以及特朗普因素等非市场行为导致的。 

3月4日,欧佩克和俄罗斯曾协商讨论进一步减产已应对当前市场的需求疲软。但是,意外的是,俄罗斯拒绝接受沙特和其他国家支持的额外日产量减少100万桶至150万桶之间的计划。“欧佩克+”会议的无果而终导致布伦特油价从50美元/桶的价位开启了本轮的“过山车”之旅。当地时间3月6日,沙特单方面打响原油价格战。不仅大幅降低原油的官方销售价,并且计划4月份增产30万桶到1000万桶/日,最高可增产至1200万桶/日。国际油价应声下跌,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原油价格一度跌破25美元/桶。 

当全世界都预期原油价格将在20美元/桶的低价位徘徊甚至跌入10美元/桶的油价时代时,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一条推特之后,油价暴涨超过30%,超过30美元/桶。虽然特朗普有关沙特和俄罗斯政府同意削减全球石油供应的10-15%,即减产1000万桶/日-1500万桶/日的说法,旋即遭到俄罗斯否认。但是,在过去几天里,更多产油国表态支持这个减产计划。 

 这轮油价的暴涨暴跌已经演变成各国之间博弈的闹剧。左右石油价格的不是市场基本面,而是主要参与者的策略行为。市场基本面因素,往往是被沙特、俄罗斯和美国这样的玩家作为操纵市场的遮羞布。今晚OPEC的一切结果皆有可能,如果维持现状,则可以解释为沙特和俄罗斯继续联合打压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决心不变;反之如果达成减产协议,则可以认为美国主导的多方博弈出现新的市场均衡。当然在疫情进一步发酵,未来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即使多方达成一致,其能够维持多久也是值得怀疑的。 

再好的分析师,也无法预测政治再平衡引发的“黑天鹅事件”。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这些操纵行为的存在,石油市场很不透明,技术层面对供需基本面的简单判断已经无法准确预判市场走势,市场参与者都将成为各种博弈的牺牲品。 

当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被“看得见的手”替代之后,多年来形成的市场规则将被打破,未来的不确定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中仍旧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参与者,大部分时候也是这种市场操纵行为的受害者。中国石油企业和决策者需要更清晰的认识到国际市场中的这些转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思考如何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原油市场的博弈;另一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保护自己的利益。 

 (施训鹏系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姬强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大永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