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对话资管30人|徽银理财董事长夏敏:构建理财子公司市场化运作机制 深度融入资管行业上升周期

2020-09-18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谢水旺

“目前,各家理财子公司正加速入场。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背靠母行支持,依托在传统固收、非标类资产以及客群规模、销售渠道等优势,利用好政策窗口期,会给现有的资管市场格局带来一定冲击。”近日,徽商银行行长助理、徽银理财公司董事长夏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言。

“但我们也要看到,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资源禀赋不一样,各有特点。在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在从银行资管转向统一的标准化市场的过程中,如何充分理解中国资管市场的规律,在窗口期内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构建起适应资管行业经营逻辑的运作机制,形成以知识和人才为内核的可持续竞争力,更加高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居民财富增值需求,是每家理财子公司都需要思考的课题。”他说。

2019年8月23日,徽商银行公告徽银理财获批筹建;2020年4月28日,徽银理财在安徽合肥正式开业,是城商行中第三家开业的理财子公司。

徽商银行2020年半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存量理财产品余额为1895.9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0.94%,其中净值型产品余额1416.72亿元,净值型占比达到74.72%。

“理财子公司作为新生力量,要尊重资管行业的规律和周期,对标业内头部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机构,尽快完成业务流程和内控管理架构的重塑,构建市场化运作机制。”夏敏坦言,资管行业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决定了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是知识和人才,理财子公司要轻装上阵,培养乙方思维,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力,深度融入到此轮中国资管行业的上升周期中来。

开发母子协同平台

《21世纪》:徽银理财获批筹建至今,已有一年时间,你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夏敏:徽银理财公司筹建及开业以来,以“真资管”转型为主线,主要围绕存量资产处置、业务板块重塑、内控管理体系搭建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公司市场化转型的方向已经确立,各大业务板块和内控管理架构已基本搭建完成,各项工作已经走上正轨,实现了平稳起步。

存量资产处置方面,出于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实现稳步过渡的考虑,在和地方监管机构充分沟通后,参考同业做法,我们采取了将母行存量业务委托给子公司管理并逐步移行的方式,目前正在按照计划推进相关工作。

在产品端,不断增加产品供给,逐步放量,同时持续丰富产品谱系,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财富增值需求。目前公司开业以来,累计发行了近40亿元产品。

在投研端,充分发挥公司在固收、非标类资产投放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力“固收+”,同时提前布局权益类资产,积极探索衍生品、境外资产等资产配置路径。

在渠道端,一方面初步构建起以母行销售渠道为主,其他机构代销为辅的产品销售网络,同时着力打造公司线上线下、直销代销相互融合的一体化销售体系;另一方面,积极与行业内各机构开展委外业务、投资顾问、金融科技、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开放、稳定、友好的资管行业生态。

管理支撑体系方面,目前着重从母子协同平台、人才激励机制、投资风险决策体系等维度发力,构建符合资管市场规律和公司发展需求的管理支撑体系。一方面,深化母子协同,逐步建立起以标准化行业链式开发能力为核心的母子高效协作平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针对资管市场的实际情况,设计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推进专业化投研能力建设。

此外,在传统的非标类项目决策体系优势的基础上,重塑投资风险决策流程,根据具体业务条线,推进以投资经理为核心的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体系。

《21世纪》:央行公告称,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怎么看待此事的影响?

夏敏:此次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延长,是监管根据当下的经济环境做出的安排,基本符合之前行业内的预期。

徽银理财加快净值化转型的大方向没有变动,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就存量资产结构、过渡路径和政策方向进行分析和研判,并据此制定细化方案,稳步推进新老产品过渡,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随着净值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整个市场风险偏好被动抬升的概率较大,存在部分资金流向波动性较大的固收+和权益类产品的可能性。对此,在加速构建投研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通过FOF和MOM等形式,布局权益类资产,丰富产品谱系,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

与公募基金合作大于竞争

《21世纪》:业内普遍认为,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合作刚刚开始,未来空间巨大,前景广阔。你们和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合作情况如何?

夏敏:开业以来,徽银理财以构建具有深入持久合作关系的金融生态为目标,从业务开展需求、长期能力建设两个维度出发,与行业内各家资管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一方面,通过委外业务、投资顾问、产品代销等合作,确保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夯实基本盘;另一方面,着重在投研体系建设、产品谱系研发、金融科技等方面与外部机构开展相关合作,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理财子公司政策红利期之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理财子公司的出现,较大提升了整个资管行业产业链分工的上限。未来一段时间内,徽银理财与公募基金的合作,将更多地从产业链资源配置和整合的角度进行探索和切入。

具体而言,理财子公司依托母行,在业务体量、客群规模、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禀赋较强,在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具备成为资管行业各类资源配置者的潜力和动力。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凭借在投研体系、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作为投研能力的提供商,两者通过委外业务、投资顾问等形式实现精准对接,形成产业链上的闭环运作和良性循环。

《21世纪》:怎样看待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合作和竞争关系?

夏敏:作为资管行业中的新生力量,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深刻改变资管行业的市场格局。但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国内百万亿规模的资管市场完全能够容纳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机构同台竞技,从大的方面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其他类别的资管机构的合作大于竞争,互补多于争利。

资管行业内各类机构目前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具体到公募基金,我个人认为是金融市场改革以来,在国内资管市场上发展得比较成功的一类机构,这主要得益于其对资管行业发展规律和演变脉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公募基金透明、高度市场化、尊重知识和专业的运作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化市场特征高度契合。

徽银理财作为标准化资管市场的新兵,在“真资管”转型的过程中,与公募基金除了在业务层面上的互动,在市场化运作机制、投研体系、激励机制、风险决策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交流与合作空间。

搭建立体化销售网络

《21世纪》:目前徽银理财团队情况如何?如何吸引市场上的优秀人才加入?

夏敏:根据公司筹备及开业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任务,目前徽银理财共设置了11个部门,其中前台业务部门包括固定收益部、非标与另类投资部、产品管理部、市场销售部等,总员工数在50人左右,基本能满足公司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公司员工主要以母行资产管理部和相关部门人员为班底,同时也从公募基金等机构引入了相关管理人才。此外,公司也正在积极通过校园实习与招聘、社会招聘、人才引进等多种途径开展招聘工作,吸引市场化人才。

资管行业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决定了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是知识和人才,对于徽银理财而言,打造智慧引领的、以专业化投研人才为核心的持续竞争力是必然的选择。

《21世纪》:在业务方面,徽银理财和徽商银行母行具体如何联动?

夏敏:作为徽商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徽银理财从筹备、开业到业务开展,都得到了母行全方位的大力支持。

母行的销售渠道、项目储备和客户资源,是公司起步阶段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确保资管新规要求的风险隔离、业务独立运营的前提下,徽银理财与母行在客户分层管理、产品销售渠道、行业链式开发、品牌支持、IT建设等方面建立起了协作平台。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构建反哺机制,逐步打造自身投研能力和业务平台,最终实现与母行优势互补。

《21世纪》:除了母行渠道,在产品销售端方面,如何拓展?

夏敏:在深耕母行销售渠道的同时,徽银理财高度重视网上销售渠道的建设。在银行代销渠道方面,公司将重点针对母行和其他银行的直销银行进行布局,提升科技支撑保障能力,联合打造徽银理财品牌,构建线上渠道的核心竞争力。

在依托银行原有网上渠道的同时,徽银理财将积极开展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将电商业务作为徽银理财的拳头业务,逐步实现线下向线上渗透,服务长尾市场,为公司后期搭建覆盖省内乃至全国、同业、线上线下的立体化销售网络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