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世界工厂”东莞人口首破千万:15-59岁人口占比全省第一,底气何来?

2021-05-16 16:02:4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于长洹

5月15日,《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发布。其中,东莞市的人口数据备受关注:东莞已成为广东第三座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常住人口总量达1047万人,在省内仅次于广州(1868万人)和深圳(1756万人)。

在受访专家看来,作为全球知名的“世界工厂”,东莞人口快速增长的背后,彰显了这座制造业重镇的经济活力。东莞人口吸引大“磁场”的形成,底气来自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新动能的培育,东莞将逐步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东莞15-59岁人口占比全省第一

《公报》显示,东莞目前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047万,相比2010年多出225万人,人口增长量排名第四位,仅次于深圳、广东、佛山。

2020年,东莞发布《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年-2035年)》。根据规划,东莞市常住人口将在2025年达到960万人,在2030年达到1020万人,在2035年达到1080万人。也就是说,东莞已经提前完成了目标。

《公报》显示,从年龄结构上看,东莞0-14岁人口占比为13.12%;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81.41%,全省第一;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5.47%,全省第二,仅高于深圳。这预示着,东莞拥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这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

人口流入对性别构成也会有影响。东莞是广东性别比最高的城市,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30.06,即男性比女性多了30%。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表示,东莞的省外流动人口占59.17%,“外省流入人口性别比高低也与产业结构有关,广东是全国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对男性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上个月,百度地图发布《2020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从2020年度中国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排行来看,最具吸引力的前三个城市均来自广东省,分别是深圳、广州和东莞。其中深圳以9.420的年度人口吸引力指数蝉联榜首,而东莞相较2019年上升一位,进入前三。

在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看来,东莞近年来成为人口吸引的“磁场”,背后的底气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能结构的优化。

2020年,在内外部复杂的环境下,东莞GDP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1%,总量达9650亿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有望在2021年迈入万亿GDP俱乐部。

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一直以来,东莞始终保持制造业较高比重,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在50%左右。截至2020年底,东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数量居全国第2,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78家企业入围“广东制造业500强”。

2021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市每年人口净流入保持在十万人以上,五年增加户籍人口69万人。东莞生机勃勃的新一线城市形象不断凸显,城市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东莞凯励电子厂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易建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几年,企业招工的难度是一年比一年大。易建军观察到了新一代劳动力观念的改变。“现在,我们企业25岁以下的工人已经占到了八成左右,这些年轻人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很多年轻人不想进工厂了。这两年,我们企业员工的流失率也逐渐上升。”

从受教育程度看,东莞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程度人口的数量排名全省第六位,为13241人,比2010年增加了6138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41年,比2010年增加0.59年。以此可以看出,东莞人口素质和人才规模还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东莞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了低劳动力成本、大规模外来年轻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如今,人口红利正在式微,东莞也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在于人才转型升级。近年来,东莞市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全域创新和全链条创新。今年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东莞人才总量大幅提升。最新数据显示,有超过50位院士常年在东莞开展科研活动,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60名、省创新科研团队38个,引进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指出,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将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对于人才扩容路径,东莞将全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将会保持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地位——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不低于40%。此外,东莞将从教育、交通、入籍准入等人才普遍关心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入手,争创人才红利新优势。

在放宽人才落户方面,去年9月1日,东莞市正式实施人才入户新政。按照东莞的入户新政,国内大专学历未满40周岁人员;省内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学制教育毕业两年内的人员;具备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未满45周岁的人员,只要在东莞市依法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均可直接申请入户。相比现行的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入户条件限制外,东莞市人才入户的学历门槛进一步降低。

按照计划,未来5年,东莞将“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继续聚焦重点招引产业、重大科研项目,实施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机构化、成建制同步引入,探索特定“双聘制”高端人才与全职引进人才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同时,优化出台2.0版“技能人才之都”政策。

4月21日,东莞召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政策发布会,提出在3年内完成人才住房建设5000套,5年内完成近10000套。“通过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强化多层次人才住房保障,聚集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不拘一格吸引更多人才。”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

林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内人口红利转折点已经到来,东莞要依托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发展能级来吸引人才,推动“人口红利”转变成为“人才红利”,如此才能为东莞培育新动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