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首页 > 南财快评 > 正文

【地评线】南财快评: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助推全面开放新格局

2021-08-23 21:57:3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春顶,张瀚文

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商务部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签署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现在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我们会加紧形成一个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自贸区提升战略是在现有自贸区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已有自贸区的范围扩展或者条款开放度升级,以及加快谈判并新建自由贸易区。自贸区提升战略不仅有益于提高自贸区的建设水平和质量,还将助推构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自贸区提升战略的现实价值

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是进一步开放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一直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自由贸易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应对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决定;十九大报告还就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作出全方位部署。一系列的政策部署,成为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方向靶”和推动自贸区建设的“加速器”,同时也为推进自贸协定的签订提供政策保障。丰富自贸易区建设内涵,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促进高标准自贸区发展,是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的重要方式。我国是全球贸易重要的参与者与引领者,加快实施提升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

二、现有自贸区网络建设的成绩斐然

近年以来,我国在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动自贸区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一是从签订范围来看。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区域间经济合作多级化趋势明显,签署贸易协定已经成为促进WTO主导下国际贸易的重要补充。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签署并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有19个,涉及26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中的协定有10个,包括中国-海合会自贸区(China-GCC Free Trade Agreement,简写为CGCC)和中日韩自贸区(China-Japan-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简写为CJK),以及双边的与斯里兰卡、摩尔多瓦、巴勒斯坦、以色列和挪威等的自贸区;正在研究中的双边自贸区8个,涉及8个国家,分别为加拿大、瑞士(升级)、巴新、哥伦比亚、孟加拉、蒙古、斐济和尼泊尔。

二是从签订类型来看。一方面,中国现有自由贸易协议多数是双边协议,且贸易伙伴主要来自亚洲,并属于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包括香港和澳门以及与中国台湾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涉及的贸易额较大,是中国所签署的最为重要的自由贸易协议。此外,开展新一轮的大型区域贸易协定(Mega-RTAs)是我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旨在强化自贸区建设以及与周边贸易伙伴关系。

三是从经济体量来看。2020年我国自贸协定框架下进口比2015年增长43.3%,高出同期其他类型进口平均增速12%。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例,RCEP现有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一体化大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以巴基斯坦为例,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中巴自贸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2019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61亿美元,是2006年协定实施前的3倍。

三、推动现有自贸区的升级

一是将提高货物贸易开放水平放在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国在新时期对外开放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逐步将开放范围扩大,向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等发展中国倾斜。要有效地消化过剩产能、实现转型升级、激励创新、降低汇率升值的压力,就必须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通过扩大货物贸易开放水平,将国际的竞争引入到国内,激励企业和劳动者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二是重点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水平。真正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的设想。除了放宽外资准入外,不断优化金融市场环境,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在自贸区内营造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也至关重要;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条款规则,明晰产权归属问题,创造良好的服务业投资环境等有助于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

三是对不同国家不能采取单一的投资模板应对。对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自贸协定内部采取相应的异质性调整,采用多样的关税、非关税模式。

四、加快推进新的自贸区谈判

一是加快现有谈判中自贸区的建设。目前,正在谈判中的协定有10个,进一步推动中国-海合会自贸区(China-GCC Free Trade Agreement,简写为CGCC)和中日韩自贸区(China-Japan-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简写为CJK)多边自贸协定的谈判工作,积极推动与斯里兰卡、摩尔多瓦、巴勒斯坦、以色列和挪威等进行双边谈判工作。

二是谋求加入CPTPP的谈判。积极探索加入CPTPP的有效途径。由于其运行规则比世界贸易组织(WTO)更为苛刻,因此厘清其中高标准规则的内容条款是开展有效谈判的重要基础。

三是推动RCEP生效和未来可能的扩容。RCEP是开放式协定,没有排他性和针对性。签署RCEP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威胁,反而提供了共享亚洲经济增长红利的巨大机遇。在这实施过程中,各国需调整国内政策,对与RCEP要求不一致的国内法律、法规、文件等修订或更新,进而提高RCEP的利用率与受惠面。RCEP未来也会进行相应的成员以及条款扩容,但根据法律条款,协定实施后18个月,才会考虑新成员加入的环节。

四是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区建设的发展。“一带一路”自贸区战略肩负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历史重任。未来中国的自贸区战略还需要大力发展,扩大自贸朋友圈。加快推进自贸区(FTA)建设,要把“一带一路”建设等与之结合起来。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合作目标以及社会利益诉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经济体的自贸区建设,实施差异化战略。

五是推动与“金砖国家”的可能自贸区发展。金砖国家与中国合作存在契机,从内部讲,金砖各国普遍面临着稳增长、调结构的双重压力,动能转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由于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在合作中存在着各种隐性和显性的壁垒有待消除;从外部看,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而且一些发达国家维护既得利益的顽固决心也不可小觑,还有一些地缘冲突等不稳定因素频发,金砖国家普遍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因此,中国应与金砖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自身和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

六是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的发展。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是一项全面、平衡和高水平的协定。协定涉及领域远远超越传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因此,未来积极推动中欧投资协定发展,加强其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的“协同”作用。

 

(李春顶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研究员。本文为中国农业大学“世界经济新格局”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