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创业板指---
  • 沪深300---
  • 中证500---
  • 科创50---
首页 > 宏观 > 正文

地方两会观察:促消费政策持续加码,长三角显示强劲内需动力

2022-01-27 13:48:3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诸未静,蔡姝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诸未静、蔡姝越实习生韩知言上海报道

全国多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从已公布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促消费”成为地方稳增长的“主抓手”。多地明确提出,2022年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如打造消费集聚区、发放消费券等进一步促进消费恢复。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接下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新政策进一步出台,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除提升传统消费外,多地还强调要通过挖掘地区特色、推动消费产业融合,培育生活性服务业等新型消费。与2021年相比,今年各地在注重线上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促进线下消费的恢复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促消费上各出奇招,显示了较为强劲的内需动力。

多位专家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促消费的过程中,“派糖”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地方政府还可给个人和企业减负,并积极引导消费,不断优化消费环境。 

全国各地多措并举促消费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压力挑战,局部散发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消费。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印发《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适应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和提质升级需要,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并提出了因地制宜满足节日消费需求、拓展县域乡村消费、扩大冰雪消费等十方面举措。

从地方来看,消费作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多地政府提出2022年要多措并举促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北京提出,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重庆提出,促进消费升级扩容,培育品质消费,激发县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甘肃提出,坚持扩投资促消费,更强力度释放内需潜力。河南提出,着力释放消费需求。壮大新型消费,培育时尚消费,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经济、夜经济。稳定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费。湖南提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江西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稳住、进好、调优”的战略基点,更好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地方两会期间,北京提出,要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重庆提到,要抓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契机,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深化“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广东省则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大汽车、家电、信息等消费。

长三角的促消费经验

地方两会上,各地纷纷亮出账本,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账本在促消费一项上,显示了较为强劲的内需动力。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027元,实现正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5%。温和上涨的收入对应的是温和上涨的消费价格,去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经济虽然有下行压力,但并未对居民钱包造成巨大冲击。

与此同时,上海的消费需求在复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6.8%,成为经济增长一大动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分析,收入才是消费的最大驱动力,“除了发放消费券、举办消费节,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还可以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多收入入手。”

首店代表着一座消费城市的吸引力,是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新增首店1078家,保持全国第一。上海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举办“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拓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和“全球消费目的地”。

长三角其他地区也纷纷给出促进消费的计划。浙江提出,2022年多措并举激活居民消费。实施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政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大力培育消费新热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市场恢复。为了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打响江苏全域“消费福地”品牌,办好“苏新消费”四季系列主题购物节等新举措。安徽省明确要培育县乡消费、数字消费等新的增长点,支持各地举办富有特色的消费节活动。此外,安徽还支持合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盘和林指出,要刺激和恢复经济,显著提振市场信心,政府除了发放消费券,还需要实施其他补偿性财政政策,给市场以过渡期,以稳定经济、稳定生产进而稳定收入、稳定消费。浙江湖州一家百人规模的工艺品企业主告诉21记者,去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地政府的亩产税减免政策。“原本厂房将近3亩地,每亩地要缴纳近8万元的亩产税,一年就有约20万元的亩产税。”她表示,去年当地政府注意到亩产税过高的现象,已出台相关减负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她还建议,如果当地政府能进一步在电费和其它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当地中小企业来说将有更大利好。

以“开源节流”的思路对促消费进行综合性的考量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报告认为,当前制约我国消费的因素或在2022年弱化:疫情防控精准化对消费的影响或将减弱,稳增长政策或将助力居民收入修复,此外供应链压力或将有所缓解。因此2022年消费的修复或好于2021年,特别是服务类和接触类消费将迎来深度修复。

“促消费应该从多方面考虑促进,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也应该以类似‘开源节流’的思路对促进消费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认为,要想办法稳定大众收入水平,大家口袋鼓了才会有更多消费的底气,然后才是花式促消费。目前看来在促消费方面更多用力的还是商务部门。

面对需求收缩的挑战,有关部门已经在加大部署力度,酝酿更多促消费举措。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2022年,要创新方式、开拓思路,推出更多新招、实招,增强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同时,要落实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补齐城乡流通短板,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升级。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也在1月1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推动打造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改善型消费需求。适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消费持续扩大。

崔丽丽进一步分析,在“开源”方面,国家税务总局也进一步在2022年沿用了一次性奖励的税收优惠政策。她建议,在目前税收和消费数据积累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未来应该适时推出综合考量个人收入和消费情况的税收办法,使税赋起到更精准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促消费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及可以结合本地节庆推出短期地方性消费类信贷,这方面可以进一步结合本地情况进行探讨。”她说。

(本报记者卜羽勤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