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创业板指---
  • 沪深300---
  • 中证500---
  • 科创50---
首页 > 视频 > 正文

广东这五年:心中的乡愁 是看得见的振兴

2022-05-23 21:10:03 经济科教频道 广东经济科教频道新闻中心

什么是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依然会想念这个地方,惦记这个地方。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让你思念的地方。以”经济大省“闻名的广东,以产业先行带动乡村振兴,这五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201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了大批当地居民返乡创业、增收致富。曾经在心中的乡愁,已经成为眼前能看得见的振兴。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3.png

英德黎溪:“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村集体每年增收40万元


黎溪镇黎新村位于英德市最南部,是典型的“移民村”。大部分村民都居住在镇上或外出务工,村中很多土地丢荒多年。2021年,黎新村借“三块地”改革,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了村里沉睡资源。黄镇锋所在的公司便是村里的合作单位之一,自去年入驻黎新村以来,成功流转了600多亩土地。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1.png英德市旭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镇锋
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荒废了20多年。现在已经全都种满番茄、瓜果之类的植物,把当地村的面貌全都改变了。村民回来做事,是按照每个月4500元的工资,基本上能留在家门口进行作业。

目前黎新村已完成所有抛荒水田、山地的复耕工作。黄镇锋提到,依托十多年的农业开发经验,当地已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种养技术,农产品实现不断增收。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4.png英德市旭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镇锋
现在我们丝苗米种植目前平均扩产到110亩。每年的产量,基本上现在的一亩,大概我们的产量是1100斤左右。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5.png

广东省通过育种创新,培育了一批优质高产丝苗米品种,品质媲美或超过泰国香米。具备了大面积双季优质丝苗水稻亩产超900公斤平衡生产的能力。并建成1个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28个丝苗米特色产业园,276个丝苗米专业镇村,营造了“南有丝苗、北有五常”的优质稻米市场效应。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6.png记者王敏玲
那么像我手里的这碗丝苗米跟普通的大米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拿近一点闻一下,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芋头的香味,除此之外,还有这个苦麦菜以及梅干菜等农产品,都是当地居民实现自产自销的农作物。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7.png

一碗丝苗米,不仅仅带来了农村产品产业化,更唤起很多外出务工人员的乡愁,产业项目吸引很多位村民返回家乡,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超过4万元,且每年给村集体带来40多万元的收入。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8.png

英德黎溪镇黎新村村民老吴
过年的时候就是把那个土地流转的租金,就是那个分红分下来,整条村基本上全部租户都有分到,我们这一户分到了2万块钱。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5以下。去年全省粮食年产量1279.9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由2017年的5969亿元、3712亿元,提高到2021年8369亿元、5169亿元。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9.png

留得住青山绿水 解锁600年古村落的新玩法


乡愁背后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记得住乡愁”就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保留原有的地貌风光,体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乡村城镇化道路。广东花都有个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因此也有了新玩法。

 

乡村振兴建设引发的集聚效应,也为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花都花东镇,港头村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近年来帮扶工作队以“微改造”的方式,将该村打造成休闲旅游目的地,使古村焕发出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11.png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港头村村民曾锦星

最受欢迎的是那个露营地,然后还会发展民宿。面积大概是3亩多地,(每亩地给农户的租金)这个大概是1800到2000元左右吧,但是它还会每年递增。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不可缺少,对广东而言,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因此,近年来广东金融服务体系不断通过“嵌入式”“精准滴灌”满足“三农”多样化金融需求。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14.png广州银行客户经理蔡培新

我行目前授信了七亿元,以金融力量加速乡村振兴,助力港头村打造成为现代设计品读、乡土文化创意、宜居岭南相结合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

 

五年来,广东乡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率由2017年的62%提升至2021年的99.8%以上,建成5条省际廊道乡村风貌带、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推动美丽乡村加快释放出“美丽经济”。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15.png


2021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广东创新开启史上规模最大的帮扶行动。以产业振兴为切入口和发力点,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教育帮扶示范基地等平台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


韶关廊田发展“农村电商” 引领妇女家门口创业


张先生是韶关乐昌廊田镇首批返乡创业的青年代表之一,返乡创业已经10年有余,为了带动当地农户运用新技术,熟悉新的销售模式,依托廊田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农户参与开发的土地已经超过1万亩。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17.png当地农户张老板
就是说我们能提供一些技术,还有一些生产资料类的,通过一些老板的介入,比如说收购商,把他们的芋头给打包卖出去,把整个产业链的东西全部集合起来,现在传统的销售渠道比较受限,我们就借助一些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利益更大化。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18.png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他们的直播间,由3-5个成员组成的团队正在卖力带货。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19.png记者王敏玲
那么像我手里的这罐无花果干便是带动当地居民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那么它从田地里来到直播间,究竟要经过哪些流程?我们来问一下直播间的负责人,徐总您好,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20.png直播间负责人徐小惠
我们无花果的话是用那个防虫网种的,采摘过了后就直接清洗,直接上我们的烘干机,我们这个团队的话,有我们的宝妈,她们都是非常热爱这个电商事业,想把自己家乡的一个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去。

科技专家下田助力指导农业新技术


近年来,廊田镇积极实施“一所对一村+媒体赋能+文化教育振兴”的发展战略,力争打造成“农业科技示范镇”和“城乡融合农旅示范镇”。全镇现有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粮食年总产量达2.5万吨。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帮扶工作队请来权威农业专家,对当地村民进行指导种植。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21.png驻廊田镇帮扶工作队队长邵卓
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香芋,它的黄叶的问题,就影响了我们相应的一个产量,感觉又不像软腐病,那这一类农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一个病害,我们专家来到地头,真正切实地为农民解决田间地头的一些问题。

走进乐昌廊田的山头,一片片绿葱葱的松林映入眼帘。如何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驻镇扶村工作队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产业链。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23.png记者王敏玲
提到这个乡村振兴,这里的“林下经济”近年来也是异军突起。可以看到灵芝已经从菌胞里面生长出来,有了雏形。目前整一个片区共投入了2万个菌胞,可以维持5年的产出。


廊田镇乡村振兴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未来,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方面,如何深化改革,仍需进一步规划。

微信图片_2022052319215725.png韶关乐昌市廊田镇镇长 张展聪
第一还是要农业稳镇,因为廊田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也是“粤北粮仓”,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个已有的一个优势,大力发展我们的农业。第二方面的话还是以“二产”,就是我们要积极利用我们的稻米,然后香芋马蹄,做一个农产品的一个集成加工。而“三产”的话,我们就主要是利用我们廊田的一个旅游优势,形成“一产、二产、三产”的一个融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此前强调,本次帮扶行动是广东最大的一次帮扶行动,扶持范围之广、力量之大、方式之多,是广东帮扶历史上少有的。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
原来是一个(村一个帮扶)单位,这次是组团(帮扶)。过去是(帮扶)2277个贫困村 ,我们这次(帮扶)是1127个镇,就是把全省的镇全覆盖,原来的任务主要是精准帮扶脱贫,现在既要巩固成果,又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我们过去2277个贫困村是三年1500万(专项资金),现在是每一年2000万(专项资金)。



2021年,广东省去年农业总产值和增速均创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广东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努力走在全国前列,为积极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彭文胜王敏玲

摄像:宋子荣解祥稳杨毓

配音:庄仪

动画制作:何浩铭骆俊豪

监制:夏精棋赖禧

统筹:杨海涛

总监制:曹军

出品人:张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