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创业板指---
  • 沪深300---
  • 中证500---
  • 科创50---
首页 > 商业 > 正文

湖北出手!欲做新时代内陆开放“前队”

2022-06-25 11:28: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刘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实习生舒韵涵 武汉报道 刚刚闭幕的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湖北确立了“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

6月24日召开的解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谢高波对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湖北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交汇地,在推动内陆双向开放上有明显优势,完全能够由沿海开放的“后队”变为新时代内陆开放的“前队”。

“湖北要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必须用足用好区位和市场优势。”谢高波认为,湖北将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新时代内陆开放“前队”

6月24日,中欧班列(长江号)南通道跨“两海”线路成功运行,将电子配件、液晶显示器等货物运往德国杜伊斯堡。该班列采用“铁—海—铁—海—铁”多式联运方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等国家,跨越里海、黑海,辐射范围拓展至中亚、西亚,黑海、地中海沿岸等国家。

作为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结点,湖北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区位交通优势。

谢高波表示,湖北要全面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主骨架,加快沿江高铁武汉—宜昌段等建设,形成省域高铁大环线;完善“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络,推进“一主两翼”交通结构由“Y”型升级为“△”型,加快构建东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四网互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同时,物流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谢高波表示,湖北能够辐射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市场规模。因此,党代会报告把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将重点实施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围绕通道、枢纽、网络、企业等重点环节,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经济便捷、智能绿色、融合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生产节点、流通节点、消费节点。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需要交通、物流等硬件基础设施高标准联通,也需要市场制度规则体系的不断完善。

“当前要素市场发展不够,制约了新发展格局下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 谢高波表示,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动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按照部署,湖北下一步将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建设武汉国家级中欧班列区域性枢纽节点,打造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构建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国际大通道。

人才引领产业

毫无疑问的是,先行区建设需要人才支撑。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炜对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表示,无论是从完成目标任务上,还是从实现方法路径上,都需要人才先行,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作用。

“我们将聚焦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创建武汉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王炜介绍,力争5年内集聚50名战略科学家、500名科技领军人才、25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同时,组建省战略科学家团组,让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担纲领衔重大科技任务,给予“一人一策”支持。落实战略科技人才后备力量“见苗浇水、精准滴灌”支持措施,“一事一议”解决个性化需求。实施卓越工程师锻造计划,建立高校和企业“双培养”机制,承接做好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

为了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格局,王炜表示,湖北聚焦产业发展配置人才资源,突出汽车制造、智能网联、光电、芯片、北斗、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氢能、储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等未来领域,分类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采取“一个产业园区、一批专家团队、一套支持政策、一支产业基金”的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湖北5年内将引进和培育5000名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围绕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和产业数字化先导区,5年内引进和培育2000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在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王炜表示,将重点推进“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承接做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国家试点,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