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创业板指---
  • 沪深300---
  • 中证500---
  • 科创50---

高考季“学医热”急速回升,“日不落行业”为何也会时冷时热?

2022-07-01 22:16:3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唐唯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唯珂广州报道

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季,医学相关专业再度成为关注热点。

常常有业内人士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近两年学医热度已经急速回升。

调查显示,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搜索同比上涨164%。随着医学专业成为报考热门,录取分数线也随之上升。今年,学医热度依旧不减,《2022高考志愿趋势报告》显示,临床医学成为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后的第三大热门专业。此外,据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平台“掌上高考”上的数据显示,专业人气排序中,临床医学的人气值高居榜首。

医学专业的优势相对明显。据 《2021年疫情背景下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何变化》 一文中的调研数据显示,医学类和师范类专业,有体制内与就业稳定的天然优势,就业情况相对好于其它专业。

学医热度再回升

“学医的时间成本投入周期长,但是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如果可以进入公立医院做医生也是一个稳定且生活妥当的方式。对比已经进入工作的同期同学,我们医学生未来面临更久的临床磨炼时间,无论是学业前期投入还是工作前期积累,肯定都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广州某重点医学院在读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博士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而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学制周期长、收入回报低、工作负担重都是让医学专业不再吃香的原因,众多数据显示,医生不愿意自己子女继续学医,高考状元也大都转投其他专业怀抱。

根据此前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2002年至2017年,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比例2011年最高,达到78.01%,2017年最低时也达到45%。不只是医生这么选择。2016年,香港4名高考状元中,有三名表示立志学医,同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名状元中,竟无一人选择学医,属于精英教育的医学专业,却招不到高考学生中的精英。

根据我国现有医学教育学制,医学的培养从3年到8年不等,其中临床医学教育学制是3、5、7、8年制并存:3年制毕业生授专科学位,5年授医学学士学位,7年授医学硕士学位,八年制授医学博士学位。

2015年起,我国实行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另外,根据世卫组织亚太卫生体系和政策观察发布的《转型中的中国卫生体系》报告指出,招生规模扩张的同时,师资队伍却没有相应增长,这可能降低医学教育质量。此外还有课程设计陈旧、过于强调生物医学技术而忽视伦理和职业精神教育,也都是医学教育目前面临的困难。

相比之下,美国实行“4+4”模式的医学生,在毕业后需进入3-5年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医生总量不少,但是缺乏优质医生。目前中国医学生教育比较缺乏的是一种软技能培训,比如如何与患者沟通,怎样提升医生的创新与领导能力。”

但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成为医学专业从遇冷到热门的分水岭。2020年的《高考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搜索同比上涨164%。放眼全国,各地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均实现大幅增长。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曾公开表示,2020年报考医学专业的人数大大增加,报考清华医学院、协和医学院的人比前一年增加了近30%。

此后,医科类专业的招录情况持续向好。2021年的高考录取结果显示,全国30个招生省市中,近三分之二省市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高居综合性大学前五位,多个省市录取临床医学专业的新生高考成绩达到省前100名。

其中,本硕博连读的八年制专业更受追捧。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相关专业投档排位分别比2020年提高5000多个位次、1000多个位次。

随着医学专业成为报考热门,录取分数线也随之上升。2020年全国多所院校的医学类专业在多省份的投档线较2019年有所上升。如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2019年在河南的录取平均分是689分,到2021年涨到了704分,增加了15分。

稳定发展中的医疗行业

丁香园副总裁,丁香人才负责人帅玉环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医疗大健康产业,被称之为‘日不落行业’。从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开始,大健康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中国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也是促进大健康产业飞速发展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新冠疫情的暴发,让整个社会重新思考与认识了医学的价值,医学不仅仅只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还事关社会局势的稳定与发展。”

2020年健康产业市场总额已达8万亿元,占国家GDP比重达6.5%,预测2030年将达到16万亿元。从2016年到2019年,国家平均每年推出各类促进产业良性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在10项以上。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出,《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2021-2025年)》等重要政策相继出炉,普遍利好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

但同时,医改进入新阶段:医保控费日趋严紧,今年4月份更是开出了对公立医院违规使用医保的巨额罚单。

药械耗材集采,不仅让供应链上的厂商勒紧了口袋,公立医院也开始注重运营效率,强调高质量发展。疫情反复,公立医院支出增加收益减少,在非财政全额补助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经营压力陡增,对医务人员的收入也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社会办医在经历了2015-2018年的资本性力推发展后,终于理解与接受了医疗慢热,绝对不能做成短期生意的事实,加上经济下行资本市场吃紧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

帅玉环也指出,有意思的是今年5月份,宁波雅戈尔集团于2018年开始建设,总投资十三个亿的三级规模医院于今年建成验收后,本应开始运营,却一度想要捐赠给政府。因为医院运营成本太高,而跨界经营医院的成本更高。

无独有偶,不同于建设时期被市场看好和热炒的贵州茅台医院。今年5月份开业时选择了静悄悄,只在其医院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开业的简讯。我们还看到,某些知名医疗集团的股价今年也止不住地往下调。社会办医开始回归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5月30日,医疗大健康行业垂直招聘平台丁香人才今年发布岗位数超过13万个,投递量超过900万次,较2021年岗位数量增加2万,投递量增加139万次。但同时,丁香人才也披露数据,就2022春招双选会来说,参与医院平均发布应届生岗位数量较2021年有下滑,医疗行业就业今年也并不乐观。

帅玉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医疗行业的就业情況也不乐观,一方面原因是出于疫情及经济整体性关联影响,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医疗资源分配的长期结构性失调问题。

根据2021年底的官方公开数字,全国医护人员超900万,其注册护士502万,医生427万。医院总量3.6万家,其中公立与民营数量古比分别是33%与67%。加上基层医疗机构如诊所等,全国医疗机构总量103万。从2021年1-11月全国医疗服务量来说,民营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仅为15.3%,公立医院依然拥有着医疗资源的绝对优势。

根据国家卫健委在2021年7月发布的《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每千人口医生数量2.9人,每千人口扩士数量3.34人,按“十四五”规划,2025年将分别达到3.2人与3.8人。我国东部及部分发达城市目前每千人医生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医生数只有东部地区的80%,甚至更低。总体来说,我国医疗资源在发达与非发达区域、大城市与县域基层、公立与民营之间的分布仍然不均。

结构性失调,从各大医院招聘应届生学历需求,以及应届生就业意向这两项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我国每年医学类高校毕业生约为90万左右,其中专科50万,本科30万,硕博10万。2020-2022三年时间,丁香人才平台上应届临床医学硕士投向医院的全部简历中,有将近50%比例选择投给了三甲医院。而三甲医院的招聘要求,非紧缺类专业,如骨科、肿瘤、神经等,通常都要求博士。

紧缺类岗位如急诊、影像等,放宽至硕土,像极度紧缺的麻醉、检验等岗位,本科也有少量机会。从近三年丁香人才医院招聘数据与用户求职数据来分析,医院发布的博士岗位需求量逐年递增,增幅接近20%,一些县域医院也在尝试引进博士。2022年发布的岗位及人员需求量就超过了1.2万,还未包括其它未选择在丁香人才平台发布岗位需求的医院。

而每年医学博士毕业且能流入市场自由找工作的数量少于8千,博士人才从数量上供不应求。这使得不少医学人才在最初就业选择时就陷入了一种预期不敌现实,宁愿继续升博也不愿就业的现状。帅玉环也指出,但实际上,即使是博士人才,在就业选择中也存在个人预期与实际的各种差异,而不见得就业就能更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