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李宇嘉专栏丨从供给端加力打造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2023-06-08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近期,商品房市场供需两端出现“量缩”趋势。根据克而瑞的数据,5月份,30城新房供应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3%,仅为2019-2021年同期供应量的一半左右;新房成交在4月份环比下降25.7%的基础上,5月又下降了8%,其中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滑22%,降幅高于30城平均水平。5月份,30城平均开盘去化率为43%,较4月下降8个百分点。

而且,近期楼市还有一些新变化,一些一线城市出现“负首付”(通过做高评估价,买家不用付首付,还能倒拿50万),外围新盘“一成首付”(先缴10%的首付,给买家5个月时间卖房凑首付),“以旧换新”(新房交付定金后,开发商和中介协助卖房,然后再完成新房首付)等现象,一些热点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明显下跌、挂牌量不断攀升。

热点城市尚且如此,充分说明当前商品房市场需求端确实动力不足。于是,近期不断有传言,称新一轮的所谓“救市”政策正在酝酿中。笔者认为,这些传统的纾困政策,仍在刺激或释放需求的框架“打转转”,可能对扭转需求态势效果有限。

当前,购房需求端并不像过去那样,呈现“捂着腰包”观望的态势,而是有效需求不足。具体来说,住房需求的潜力是有的,比如常住人口达8000多万的珠三角,住房自有率仅45%左右,但多数无房户或不具备购房能力,或对有支付能力区域(比如外围)的房地产前景不看好,因为这些区域项目配套服务较差,且房价下跌,或有首付能力但不愿贷款买房。

另外,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较为突出。今年1-4月份,商品房市场整体呈现回升态势,但中高端改善型需求回升更明显,比如京沪总价千万元级的新房销售增幅在30%-40%,改善型购房占比提升了5-10个百分点,而刚需购房则下降了5-10个百分点;深圳、广州及武汉、苏州等热点一二线城市,刚需购房占比不足50%,武汉、苏州豪宅型房源销售增长了70%左右。

事实上,2017年以来,改善型或豪宅型房源占比就开始上升,并呈现主导态势。目前,基于需求已经满足的现实看,这类需求的潜力并不大;同时,改善型需求或受制于存量房交易周期(除非低于市场预期价格,否则从挂牌到销售的周期要一年左右)影响,或受制于换房者首付或月供能力的影响,或受制于对市场前景预期的影响。总之,改善型需求无法支撑市场体量稳定。

这也是为何,今年一季度过后,当积压的刚性需求充分释放后,而作为购房需求主力的刚需(比如3亿-4亿的新市民、2.9亿农民工)尚不具备支付能力,需求端的接续能力不足,甚至存在“断层”的现象,导致快速下行的直观感知。因此,再行需求端传统的纾困政策,预计效果有限。商品房市场到了非打造新模式不可的地步,助力整个行业和市场的长期稳定。

笔者认为,所谓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主要从供给端(而不是需求端)去思考和突破,包括土地、融资、配套、监管、住房结构等,都要做供给侧改革,这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切入点来看,笔者认为有两方面:一是提高供应效率,确保每一个项目如期、保证质量地建起来,杜绝规划宣传和交付的实物不一致,学校等公共配套和房子要同步、同品质交付。

因此,建议对存量土地、在建项目开展大巡查,按照规划指标、公建配套要求,建立确保交付质量的“国家标准”,达不到标准的要严格落实“三不原则”(不批预售、不准销售、不给验收);二是从“先夯实就业和收入、再激发美好人居诉求”的思路,建立稳定商品房需求端的长效机制。目前,商品房市场的根本矛盾,就是高房价和购买力不足的矛盾。

要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修复广大潜在刚需群体的购买力,特别是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的规模,并推进“租购同享”(主要是同享义务教育权利),降低新市民、年轻人和农民工在居住、教育等关键领域的成本,让居住和基本服务不再成为负担。如此,内需和消费就会企稳回升,广大人群的就业和收入就会得到夯实,自然会有很多人主动去实现居住的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