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月广州海关关区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4%
南方财经见习记者郭莎 广州报道
10月16日,在广州海关所属云浮海关现场关员的监管下,一批重约81吨的铝板搭乘“和兴168”号驳船驶离云浮新港,随后于深圳蛇口换乘国际班轮后出口到中东国家。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一批批优质的“广东制造”加速出海。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9月,该关关区7地市(广州、佛山、肇庆、韶关、清远、云浮、河源)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达668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
“海关指导我们应用‘提前申报’等便利措施,在货物到港前向海关申报,无需查验的货物抵达后即可安排装船,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广东广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贸部负责人文明标介绍,今年1—9月,该公司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6.5亿元,同比增长约1倍。
9月30日,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东旺国际食品批发市场,工人们有条不紊地驾驶叉车穿梭往来,将饼干、薯片、糖果等几十种预包装食品装入集装箱。在广州海关所属荔湾海关签发电子底账后,这批货值约10万元的预包装食品启程发往马来西亚,为当地消费者带去“中国好味”。
“预包装食品出口一般来说种类杂、单批次的数量小,一票报关单往往涉及几十种预包装食品,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成本低、效率高。”东旺国际食品批发市场总经理王新表示,“以前按一般贸易相关规定,需要分别到生产企业所在地海关申请出口检验检疫,实际操作难度较大。选择通过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可以在广州‘一站式’完成采购组货、检验检疫和出口申报,算下来单个货柜可节省物流成本6千到1万元,现在每天几乎都会有预包装食品从这里组货发车。”
据记者了解,一般贸易方式下,生产企业需要向企业所在地海关申请检验检疫,经综合评定符合要求后方可出口,但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模式,企业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商品,直接向采购地海关申请检验检疫,实现不同产地、不同类别预包装食品一次申报、一次检验。
市场采购贸易作为一种适配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小商品出口需求的贸易方式,能有效简化申报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贸易成本,帮助企业加速掘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
据统计,自今年2月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预包装食品试点在广州落地以来,截至9月底,广州海关关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预包装食品超7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