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缩量创新高,调整结束了吗?|程大爷论市
本期对话:南方财经股市广播主持人梁欣 x 嘉宾程大爷
专业深刻,麻辣点评,《程大爷论市》,收听收看不再受限!
栏目全新升级后,将推出加长完整问答版音频及文字稿,每周六下午5点准时推送,让大家饱耳福并看文字重点,立体接收投资智慧。
紧跟栏目组动态,关注【投资传媒】-左下方【财富讲堂】-选择【程大爷论市】系列,订阅每周的及时更新吧!
本期提纲:
1.大盘缩量创新高,调整结束了吗?
2.两融余额逼近2.5万亿元关口,风险偏好持续上升会带来哪些影响?
3.欧美针对俄罗斯石油产业的新制裁,正威胁将大量原油挤出全球市场,对传统能源板块有何影响?
4.三季报披露阶段,哪些行业业绩有望超预期?
以下为试听版文字整理:
主持人:大盘缩量创新高,调整结束了吗?
程大爷:沪指创新高是否意味着整个大盘所有指数均已结束调整,目前尚难以判断,但从长期视角来看,沪指突破3900点乃至在特定时间段突破4000点,并非超出预期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者不应过度关注指数层面的波动,原因在于,市场中存在指数上涨时个人收益未达预期、指数下跌时反而实现盈利的情况。而这一差异的核心在于所持标的的质量与表现。因此,投资重心应回归至所持标的本身,单纯紧盯上证指数的涨跌,实际参考意义有限。
当前全球股市多数已创下历史新高,外围市场整体呈现普涨态势。相较之下,A股与港股距离自身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差距,其中A股距离2007年6124点的高点相差约2000余点,距离2015年5178点的高点也有1000余点的差距。若仅从短期走势观察,大盘呈现出创新高、涨幅显著的特征,但切换至周线乃至月线级别审视便会发现,市场仍处于中期走势的“半山腰”阶段。基于此,对于中国股市,应秉持积极态度,慢牛走势的大趋势预计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从战略层面出发,需反复强调当前市场仍处于牛市周期,投资思维应立足于战略性做多。在技术层面出现调整时,可通过高低切换、板块轮动等操作应对,这一过程更考验对市场细节的把握与操作技巧。若以5年至10年的长期维度考量,重仓持股并做“时间的朋友”才是核心策略,短期市场是否创新高、出现小幅波动,无需赋予过高关注度,这是对当前市场大趋势的基本定调。
此前主流观点普遍认为,大盘在缩量横盘阶段难以实现突破,因缩量通常意味着上涨动能不足、资金热度有限。但实际情况是,本周不仅实现了指数创新高,市场风格也呈现出显著的平衡态势。回顾前期市场,红利板块的上涨往往伴随大盘调整,同时前期强势的资金抱团股出现大幅回调,二者呈现明显的“跷跷板”效应。而本周市场风格发生转变,科技股强势反弹的同时,红利板块表现亦不弱势,摆脱了此前科技板块大涨时红利板块持续下跌的极端分化格局,当前的风格平衡状态预计将维持一段时间。
针对科技股的表现,部分前期下跌的明星标的已显现出重回强势上升趋势的迹象,但需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此轮下跌的高位股(尤其是资金抱团股)仍呈现典型的短期头部形态,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板块内部分化。
从指数间的表现差异来看,上证指数周五收盘于3950.31点,该点位既是当日最高点,也是今年以来的新高,这一突破对市场信心起到了极大的提振作用,也印证了此前关于“对股市保持信心、慢牛走势将长期延续、应维持高仓位进行战略性做多”的判断。但需客观认识到,在沪指创新高的同时,深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等其他主要指数仍处于形态修复阶段,尚未实现创新高,且短期头部形态尚未有效化解,因此不能仅凭沪指创新高便判定整个市场的调整已完全结束、新一轮主升浪即将开启,这种判断并不现实。
参考国际市场经验,日本股市与美股在创下阶段性高点后,往往会在高位区域呈现涨涨跌跌的震荡走势,时而创新高、时而回落调整,并非创新高后便立即开启主升浪。以日经225指数为例,其曾从16000点上涨至38000点,但在38000点至40000点区间经历了长时间震荡;美股在创新高后也曾出现过20%以上的下跌,一度让市场产生“牛市终结、进入技术性熊市”的误判,但后续仍能再度创新高,只是新高后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反复震荡以消化市场情绪。
当前部分投资者将3900点比作“收费站”,形容指数在该点位附近反复波动、自身未获收益却付出交易成本的状态,这种震荡格局预计将维持较长时间,投资者需做好心理准备。
除指数间的不平衡外,四季度以来A股与港股的走势分化同样显著,港股整体表现相对弱势,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三季度港股及恒生科技指数趋势性本就不强,当前该指数已回落至该季度的横盘区间内。不过这种市场不平衡也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机会,部分上涨幅度有限、调整较为充分的港股科技赛道明星企业,或因估值优势吸引更多资金关注,成为市场中的“价值洼地”。
关于市场缩量问题,此次沪指创新高伴随缩量,需客观理性看待。实际上,无论在横盘整理还是上涨阶段,缩量往往是更健康的市场信号。市场无需过度期待单日超高成交量,此类成交量水平对市场资金与动能而言是一种过度消耗——当市场总成交金额超过2万亿元时,整体换手率接近5%,这一换手率水平并不利于市场长期稳定。相较之下,缩量意味着多空双方达成基本平衡,坚定持股的投资者占比提升,市场对“深幅调整、低位捡筹”的预期减弱,同时前期放量阶段的解套盘与获利盘已基本完成消化。
不应将缩量解读为做多情绪降温或资金不足,反而在震荡与横盘阶段,缩量比放量更具积极意义;若出现放量走势,反而需警惕市场风险。此次沪指创新高时虽有轻微放量,但整体仍处于健康区间,未来若市场能维持1.5万亿元至2万亿元的日均成交量,将是较为理想的健康盘整状态。
综合来看,市场长期牛市趋势未变,整体向好格局稳定。短期内,国内市场利好消息频出,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外围方面,此前困扰市场的中美贸易争议,美方前期的紧张姿态近期出现缓和迹象,若未来双方能达成互利共赢的经贸协议,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走强。基于上述判断,投资策略仍应维持牛市思维,坚定做多并保持7成左右仓位,同时需避免盲目满仓与融资操作,以稳健姿态应对市场波动。
订阅后可查看完整内容
订阅后,请务必关注公众号【投资传媒】,节目更新后,会收到系统的自动提醒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收听收看
加长完整版节目说明:【48元月卡】 交易周节目加长完整版+文字稿及答疑注:月卡就是每周六(非节假中间)固定节目,30天使用权限(可看所有往期节目),有文字概括,周四附近收集提问,每周六下午5点推送并答疑。记得关注公众号【投资传媒】系统有更新自动提醒,添加栏目企业微信可获得群发提醒。
【风险提示】节目中所述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作为投资者买入或卖出操作及其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程峰证券执业编号:S0570611100178)
《程大爷论市》栏目现正陆续推出高品质诚意的产品供大家选择!课程、每周问答及文字版精华、财经达人朋友圈沙龙等,更多有价值高品质的会员服务将陆续更新!团购初阶课程优惠发放中,马上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资传媒】,菜单栏点击财富讲堂,进入【程大爷论市】页面,即可锁定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