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杀入3D打印赛道 拓竹创始人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典驰深圳报道
上周末,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发布上千字的朋友圈截图公开传播。
该帖文称“老东家投了一家3D打印公司,协议里面还特别安排了拓竹相关的条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了该帖文的真实性。
这也是近期第二个在社交媒体公开发文的科技企业创始人,上一个是市值超1000亿的影石创新(688775.SH)创始人刘靖康。
大疆公司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疆投资3D打印公司信息属实。本次投资是基于其对消费级3D打印技术发展潜力、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对创新科技一贯的理念和前瞻性布局。
市场传言称,大疆投资的3D打印企业为智能派。不过,大疆回应中没有点名被投资方。另据天眼查,智能派目前没有股权变更的相关信息,公司公开的融资记录还停留在2022年的A轮。
在2020年创立拓竹科技前,陶冶在大疆有一段8年的工作经历,原先是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事业部负责人,后创业选择了3D打印这个当时看起来不太性感的赛道,如今迎来爆发。
近年来,3D打印逐渐从一个小而美的赛道,走进寻常百姓家。
目前,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较三年前下降了60%,入门仅需2000元以内,各家生态社区模型逐渐完善,以Hitem3D为代表的AI工具大幅降低创作门槛,为消费级3D打印的普及提供了软件条件。
在这期间,拓竹科技、创想三维、纵维立方、智能派四家深圳企业合计掌握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拓竹科技领先优势明显。

3D打印不再是极客玩具
种种数据表明,3D打印正在成为一门好生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0.5%,增速高于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
市场研究机构CONTEXT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15%,中国供应商贡献了其中95%的份额,主要由拓竹科技、创想三维贡献。
消费级3D打印市场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发生了深刻变化,已从早期的分散竞争演变为当前由少数中国品牌主导。
特别是,以深圳为核心的市场结构逐渐形成。《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8月报道,Creality、Bambu Lab、Elegoo分别是深圳企业创想三维、拓竹科技、智能派创设的出海品牌。深圳还有升华三维、深圳快造等品牌新锐,更有极光创新、大族激光、安克创新等上市企业的入局。深圳已初步形成建模系统、材料、设备、应用服务的3D打印全产业链,堪称“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其中,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智能派四家深圳企业合计掌握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有着深圳3D打印“四小龙”之称。
拓竹科技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据媒体报道称,拓竹2024年实现营收55亿至60亿元,净利润接近2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拓竹的营收就已达20亿。另根据招股书,创想三维2024年营收为22.88亿元,净利润为8866万元。
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消费级3D打印正从极客玩具向真正的桌面创意中心和小型生产工具转变,深入教育、定制化潮玩、小型零件制造等更多场景,这也是市场持续增长的关键。
在入门级3D打印领域,智能派迅速起量。2019年,智能派推出首款光固化打印机Mars,以299美元的价格打破高价垄断,随后持续推出4K、6K、16K机型,稳居中低价位市场。2024年,智能派科技销售额达16亿元,3D打印机出货量达55万台。
业内人士称,如果大疆入股智能派,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公司,大疆在技术上肯定能给一些赋能,渠道资源上也有支持空间。智能派目前在市场价格上具备竞争力,营销能力强,但技术和产品力上仍有潜力。
如今的大疆早就不仅仅局限于无人机,而是一家多品类公司,涵盖无人机、运动相机、全景相机、户外电源和扫地机器人等。
正浩创始人王雷原先也是大疆电池研发部负责人,后创业进入当时还小众的便携储能电源市场。如今,大疆也切入了户外电源领域。
在陶冶朋友圈发出后,一位正浩创新联合创始人评论,“实际上,场上的队有很多,不能成为队友还能结盟,而且关键是,场下还有无数的观众在看着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
3D打印的竞争底牌
归根结底,3D打印是一个靠产品说话的行业。其护城河体现在多个维度,涵盖硬件、软件和内容生态闭环,缺一不可。
如在硬件层面,技术的升级加速了打印的速度、精度、可靠性和智能化,这些都是消费者直观的体验。
2022年4月,拓竹推出首款产品Bambu Lab X1系列高速多色3D打印机,这款产品在性能上接近工业级产品,价格却不到1万元,实现了“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
也正是这款产品成为后来行业学习竞争的焦点,但能在价格和产品上超越公司并不简单。
陶冶在其朋友圈中提到,“狼肯定会来的我们从来没怀疑过。只是没想到狼拿着我们的产品做参考设计开发产品花费的时间比预想长,我们又得到了额外的两年时间来囤积粮草,厉兵秣马。”
生态系统与社区是增强用户黏性和耗材等复购的关键,也是拉低使用门槛的关键因素,头部企业普遍自建模型社区,提供海量可一键打印的模型。
在3D打印爱好者社群中,拓竹科技旗下的MakerWorld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上线仅两年,其官方数据显示月活跃用户已近千万,3D模型数量超过百万。MakerWorld社区近日还对外发布声明,已对Creality Cloud(创想三维)、Nexprint(爱乐酷)、MakerOnline(纵维立方)等平台采取法律行动。
另外,多数3D打印厂商并不只局限于卖机器,而是拥有各自对应的切片工具,并且部分还接入了3D大模型,这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竞争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完善的电子与精密制造产业链,使得企业能够实现极高的生产效率。
例如有的企业能达到每2分钟组装一台3D打印机的水平,并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进行产品迭代,这也是大多数3D打印头部企业在深圳的原因。
在讲完“老东家”之后,陶冶坦诚,他已经预想到行业竞争会变得激烈。
“过去几年我们总是不停地对股东说‘不要看今年形势一片大好就乐观预测明年的情况,明年估计很困难’,狼来了好几次,以至于他们都不信我们的话了,以为我过度谦虚。不过狼肯定会来的,我们从来没怀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