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21评论丨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抗冲击、稳增长的中流砥柱

2025-10-24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永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高度评价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回顾“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2020年暴发的全球新冠疫情使世界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顶着重重压力,迎难而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成为世界经济抗冲击、稳增长的中流砥柱。

“十四五”时期,在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2024年超过13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0年增长23.9%,年均增长5.5%。2020年,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之时,我国较快恢复生产,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正增长,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我国经济进一步恢复,实现了8.6%的快速增长,保障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抗疫用品的供给,对世界经济从疫情中走出来,并在2021年实现较快恢复性增长做出了独有的贡献。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但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遭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引发各国的担忧,加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大幅度上升。根据2025年10月IMF发布的报告,2025年8月的世界不稳定性指数较2024年底上升了3倍多。面对如此巨大的冲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沉着应对外部冲击,实现了贸易和经济的较快增长。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我国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据此估计2025年我国GDP增长将达到5%左右,GDP总量将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据此估算,2025年人均GDP将达到10万元左右。根据IMF近日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人均GDP为10695.5美元,2024年提高到13313.9美元,四年的年均名义增长率为5.6%;2025年预测数据13806.0美元,据此估计五年的平均名义增长率为5.1%。

正是由于中国在全球复杂贸易环境下取得的积极成效,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超预期的成绩,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在下半年调高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在IMF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4月份报告中的4.0%上调到4.8%;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4月份报告中的2.8%上调到3.2%;根据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估计,在对世界经济增量上调的部分中,中国的贡献应该超过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也确认了这一目标。“十四五”时期的增长实绩也为实现这一目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2020年,世界银行发布的高收入国家标准是人均国民收入(GNI)高于12695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2022年就达到了13170美元,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2024年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高收入国家标准是人均国民收入高于13935美元,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3660美元,已经非常接近于当年的高收入国家标准线。

未来十年要实现2035年现代化建设目标,“十五五”时期非常关键。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各项方针,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增长潜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