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13年老司机终“上岸”,北京新政力推汽车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
7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在全球消费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
《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24条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强商品消费动能方面,《方案》提出完善汽车消费新生态,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以及拓展汽车后市场消费,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活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促进汽车消费,同时从购买端和使用端进行引导,可以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潜力,同时也有望促进汽车文化以及相关供应链的规模化,带动一批产业发展。”
摇号政策优化
在增强商品消费动能方面,《方案》提出完善汽车消费新生态,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更好服务家庭用车需求。
北京摇号政策的出台源于21世纪初机动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截至2010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00万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控制车辆增速,北京市政府于2011年1月26日举行首次购车指标摇号,标志着摇号制度正式启动。
首次摇号共有18万个人申请者竞争1.76万个指标,中签率约10%,此后指标数量不断增加,但随着申请人数的激增,中签率迅速下降。
北京的范先生经历了13年的“长跑”后,终于在今年上半年摇中了新能源指标。范先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是从2012年开始以个人身份参与燃油车指标摇号,在2023年转换为家庭摇号,摇燃油车号,又在今年年初转化为摇新能源号。“今年正好赶上新能源政策,在5月底的时候摇中了电车指标,一共摇了13年。”
范先生透露,自己中签时家庭积分超过80分。“家庭里凡是在北京交满5年社保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子女、爱人都可以算进来,最后输入系统计算积分。”
对于本次中签,范先生认为自己积分80多分不算高,能够中签主要是赶上了新能源政策以及摇号时间足够长。“我知道的还有积分超过200分的,至今还在坚持摇燃油车指标,没有转为新能源车号。”
今年1月,北京交通委发文表示,2025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配额为10万个,其中普通小客车指标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8万个。此外,为回应无车家庭用车需求,增强市民获得感,推进购车指标精细化差异化管理,鼓励汽车新能源化,于5月26日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
罗磊表示,过去几年,北京市主要采取了几项措施,包括向无车家庭进行政策倾斜,给摇号多年的市民加权,以及无车家庭在新能源车摇号时排队较为优先,小客车指标也从过去的保留六个月延长至一年,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
打造汽车消费新生态
《方案》还提到,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持续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加强汽车领域信息共享,支持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发展,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罗磊表示,搞活二手车市场,汽车新陈代谢机制才能形成闭环。促进二手车流通的核心是建立放心的交易环境,信息透明度是关键。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手车消费的主要痛点是信息不透明和交易流程繁琐,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买家往往难以了解车辆的真实状况,如车况、维修记录、事故历史等;此外,二手车市场还存在价格不透明、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消费者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江瀚建议,一是建立健全二手车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车辆信息公开透明,方便消费者查询车辆历史信息;二是完善二手车评估标准和价格体系,建立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三是简化交易流程,推行电子化、一站式服务,缩短交易周期,降低交易成本;四是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宣传、欺诈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二手车消费环境,促进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汽车后市场对消费的作用也获得了关注。《方案》提出,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在京津冀范围策划组织新能源汽车系列赛事,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活力。
何为汽车后市场?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2024)》,汽车后市场的业务分为九大类,包括汽车配件供应类、售后维修服务类、汽车后装类、汽车金融类、二手车及汽车租赁类、汽车文化类、汽车报废回收及再制造类、汽车专业市场类和其他。可见,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将激活一批产业。
罗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正在提倡汽车消费,汽车后市场消费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汽车逐渐普及,相当比例的家庭都拥有了汽车。除了维修、保养等刚性需求,还要考虑非刚性需求提升生活品质,使老百姓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自驾游、汽车改装、房车,以及汽车赛事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参与进来。促进汽车消费,同时从购买端和使用端进行引导,可以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潜力,同时也有望促进汽车文化以及相关供应链的规模化,带动一批产业发展。”罗磊如是说。
江瀚分析称,汽车改装涉及零部件制造、设计、安装等多个环节,可以推动相关制造业的发展;汽车赛事则涉及赛事组织、场地建设、媒体传播等多个领域,能够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房车消费则带动了房车制造、营地建设、租赁服务等相关产业。
江瀚表示,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标准规范,引导和规范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二是推动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新型改装技术、赛事和房车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展览、比赛等活动,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的认知度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