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仅3个多月被纳入两融标的,同标的费率最低的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流通规模突破50亿元
深交所公告显示,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已于7月14日被纳入两融标的。ETF被纳入两融标的需满足客户数、资产规模等方面的要求,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在上市仅3个多月后成功被纳入两融,这意味着其客户数与规模已满足融资融券入选要求,纳入两融也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策略灵活性与资金使用效率。
在流通规模方面,Wind金融终端显示,截至7月14日,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流通规模已突破50亿元,达50.74亿元;该ETF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指数成分股均为创新药企业的港股上市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的综合费率在同为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中最低,仅为0.47%,其余两只同标的ETF产品综合费率均为0.60%;此外,该ETF支持场内T+0交易,有利于增强流动性;跟踪精度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自4月3日上市以来相对于跟踪指数的误差为0.8978%(计算周期为周),其间跟踪指数误差在同标的ETF中最小,表明该ETF能够高度精准地拟合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走势,或为投资者提供更为贴合指数表现的优质投资工具。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可在7月11日至20日期间,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报。今年首次新增的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这些药品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的药品。此举将有助于健全多层次用药保障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用药需求,为创新药发展提供更充足的经济支撑。
招商国际认为,由于市场对于出海交易的频次和交易规模预期较高,预计创新药的估值或持续攀升。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具备全球竞争力,创新药出海趋势或将长期持续,预期在政策的助力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规模和赔付率都有望大幅增长,长期成为创新药的重要支付来源。
A股创新药投资方面,科创板推出的“市值+研发”的第五套上市标准极大助力创新性医药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加快研发成果转化,积累了众多优质创新药标的,如关注境内创新药机会,或可考虑同指数综合费率最低的科创医药ETF(588860),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科创医药ETF的综合费率在同为跟踪科创生物医药指数的产品中最低。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与科创医药ETF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两只基金均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还将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特征。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