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天赐材料技术窃密 永太科技液体锂盐项目现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坪深圳报道
“电解液一哥”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的技术窃密纠纷,又有了新进展。
7 月 2 日晚间,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九江天赐”)作为原告,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已于近日立案受理。
据了解,诉讼被告包括同为氟化工领域的上市公司永太科技,及其子公司永太高新等12名被告,诉讼涉案金额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及律师费115万元。
公告还提到,九江天赐请求永太高新(永太科技子公司,下同)销毁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利用原告技术秘密建设的生产产线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由于电解液市场的供需格局变化,永太科技已连续两年亏损。在行业最为繁荣的2022年,永太科技归母净利润也仅为5.54亿元,尚不及此次涉诉的金额。
7月3日,永太科技股价下跌1.94%。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拨打永太科技证券部电话,均无人接听。记者也给董秘张江山发去采访短信,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永太科技最新披露的公告回应表示:“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涉及该案的诉讼材料,且所研发的生产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因此该诉讼案件不会对公司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产生影响。”
永太科技涉窃取商业机密纠纷
对于案情的发展,市场并不意外。
今年2月,天赐材料曾对外披露了一份《刑事判决书》的公告,指控前员工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
2017年8月,九江天赐来了一名新员工——李胜,李胜入职时与九江天赐签订了《劳动合同》《商业保密、竞业限制协议》等。
九江天赐是天赐材料的核心子公司,为其贡献了超八成的营收,在液体双氟、液体六氟生产工业化(技术)领域具有独家性。
李胜在九江天赐工作期间先后担任电池生产部工艺技术总监、生产运营总监、制造部总监、工厂厂长、电解质工厂总监、总工程师等职务,2021年5月从九江天赐离职。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九江天赐液体六氟磷酸锂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根据《刑事判决书》,离职后,李胜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违反保密义务,单独/伙同中间人郑飞龙等人将其掌握的工艺技术资料披露给浙江研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永太科技。
2021年10月,永太科技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将当年6月审议通过的“关于子公司年产20000吨六氟磷酸锂及1200吨相关添加剂和50000吨氢氟酸的产业化项目”,变更为“年产13.4万吨液态锂盐产业化项目(包含6.7万吨液态六氟磷酸锂)”,投资金额与原项目基本相当。
据天赐材料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2022年2月,李胜与郑飞龙,前往上海与永太科技前董事邵鸿鸣、永太高新公司人员王国超等人见面,随后,李胜与中间人达成合作协议,由李胜在永太高新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提供液体六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并提供技术支持、疑问解答等服务,中间人承诺按阶段支付1,000万元(税后800万元)技术转让费。
2022年初,郑飞龙与此次交易中的多名中间人成立了上海桦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承接永太高新的液态锂盐项目。
“经过专业鉴定,永太高新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相关资料中的技术信息与九江天赐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具有同一性。”天赐材料相关人士说道。
投资项目或存重大不确定性
随着诉讼持续推进,永太科技的投资项目将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根据天赐材料的公告,其诉求之一是要求“永太高新销毁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利用原告技术秘密建设的生产产线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总投资金额高达7.93亿元,包括建设投资为5.98亿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95亿元,均为永太科技自筹资金。据2024 年年报,该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已达到 90%,期末余额为7.73亿元。
据永太科技原本的规划,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满产后年将新增收入54亿元,年新增净利润6.7亿元。2024年1月,永太科技公告称,6.7万吨双氟溶液项目具备了投料试生产条件,已于当月16日开始试生产。不过,在永太科技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永太高新年产6.7万吨液态六氟项目尚未建成投产。
对于此次诉讼可能产生的影响,永太科技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仅在7月2日晚的公告中称,公司关注到天赐材料关于公司提起诉讼的公告,“后续结果尚不确定,同时公司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尚未生产销售该案件所涉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品,目前无法预计对公司本期及期后损益的影响,最终实际影响以实际发生诉讼案件的法院生效判决为准。”
一名资深的法律界人士认为,一般侵权建设的产线被发现了就不会生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侵权产线生产获利,也会被计算为违法所得额,可能面临“生产越多赔越多”。如果侵权公司没有投入实际生产或者说没有产生利润,则会根据技术许可使用费,让第三方做一个评估,评估基准一方面看市场行情,一方面看侵权公司的产能和规模。
天赐材料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案件,其中“侵害卡波技术秘密纠纷案”还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0年十大典型案例。
2022年,宁德时代状告蜂巢能源也曾引发关注。9名在蜂巢能源关联公司保定亿新和无锡天宏工作的宁德时代前员工被告上了法庭,最终被判需要向宁德时代赔偿的竞业违约金高达100万元。
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曾公开表示,“如果锂电材料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得不到尊重,行业内卷将不会停止。企业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偷’,发展壮大的时候一味靠‘偷拿主义’,是不能解决企业持续发展的本质源动力的。”他认为,企业应花点钱,搞点研发,做点创新,受尊敬的企业一定能够坚持自我创新和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