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正文

创新“三维”模式,做好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服务

2025-08-15 23:24:09 股市广播

主持人:解读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大家好,欢迎来到由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广东金融大讲堂》,我是梁欣。在本期节目当中,我们将会聚焦普惠金融的发展,看金融机构如何去做实践和赋能。今天我们会邀请到一位嘉宾,给大家做一些实践方面的分享,她是来自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陈彬彬。陈总欢迎您。

陈总:你好,主持人。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到了平安银行,讲起普惠金融,非常想请教一下您,对于普惠金融是如何理解的?平安银行是如何将普惠金融与自身发展目标融合与互相赋能的?

陈总: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普惠金融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金融包容性,旨在通过政策支持、金融创新和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持续坚持“两真”发展思路,通过拓宽小微客户覆盖面、做大小微贷款余额、降低小微融资成本,做实“真普惠”;通过聚焦产业链末端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做实“真小微”,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及时、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为了将自身服务有效扩展至乡村,我行决定在乡村地区建立普惠金融党建宣传工作站,切实打通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集团和总行百千万工程小组的协调帮助下,我行在广州增城岳湖村设立了第一个普惠金融党建宣传站点,获得了当地监管和(村)政府的高度认可。此后,平安银行广东省辖内各分行纷纷效仿设立站点,实现遍地开花效果。

截至目前,平安银行已经在广东省内累计设立了16个站点,广州分行在广州、惠州、中山、汕头等地共设立8个站点。

主持人:普惠金融不仅关乎经济,也涉及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平安银行在支持“绿美广东”、智慧农业等项目时,如何平衡商业效益与社会责任?

陈总:这几个方面其实并不冲突,平安银行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差异化发展来推动:

一是强大的科技赋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双赢。我行推出“智慧农业平台”,通过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和供应链金融闭环,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同时提升银行风控能力与扩大业务规模。如我行对部分有授信的中山脆肉鲩养殖户、某集团下游养殖户提供智慧渔业养殖设备,运用科技手段帮助农户提升养殖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众所周知,养殖行业最怕的是断电或水质变差,导致养殖品种大量死亡。平安银行为养殖户提供的智能渔业养殖设备,第一是监测水质,第二是监测有氧度,第三是能够按时按点投料,极大扩大养殖户管理半径和管理效能,帮助养殖户智慧养殖,深受他们喜欢。在科技的驱动下,让我行从单一金融服务向全程陪伴成长转型。

二是创新产品设计。平安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生态修复和现代农业项目。设计“碳账户”体系,将企业环保表现与授信额度挂钩,优先支持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潜力的项目(如光伏农业、智慧大棚),确保项目可盈利且符合社会价值。

三是支持县域发展。我行为涉农企业和县域特色产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绿色发展。同时,通过利率补贴和减费让利,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的“真普惠”。

通过以上实践,在服务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的同时,构建了差异化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主持人:目前普惠金融工作站已在广东省内建成8个站点,覆盖乡村、工业园区等区域。这些站点如何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做差异化服务?

陈总:我觉得干惠普就是要走到乡村地田当中,结合普惠整体的业务特性,平安银行普惠金融站点选址精准聚焦乡村、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形成了一张覆盖广泛、层次分明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加深最后一公里”。如在制造业集聚区,站点侧重科创企业和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农业主产区或是县域区域,站点重点服务当地的农业产业链。

比如在江门的站点,重点服务陈皮种植户,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题。我们当时在做江门陈皮种植户授信的时候,确实面临很大的问题。因为种植户的资产(房产)价值是比较低的,那我们怎么去给他们做授信呢?我们发现,在他们的日常经营当中,其实有大量的资产沉淀,比如说他们的柑树、陈皮。那么十年陈皮、二十年陈皮,我们又该怎么去认定?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行组建一个普惠小微“特工队”,前后花费两个月时间在当地走访各个农户,请教关于种植陈皮知识,以及如何识别陈皮价值,比如不同产区、不同年份的陈皮的市场价格差异非常大。我们了解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的成本投入,然后用我们银行的思维跟现实产业相结合,落地了专门针对江门陈皮种植者和经营者需求的“陈皮贷”,将陈皮转化为经营资产,认定种植户的果树、土地等隐性资产价值,帮助农户、小微企业主盘活资产,助力经营规模的增长。种植户的果树可以被认定为种植户的生产资料。在核定客户的经营规模时,要把整个区域的树根据市场行情来认定价值,转换成种植户的固定资产,再去评估贷款的可行性。这真是实践出真知,也能体现普惠服务产业的意义。

此外在汕头,汕头的玩具产业与纺织产业与江门陈皮一样,也具有集中、集聚优势,因此我行采用同一做法,使得当地的玩具贷和纺织贷顺利完成。

主持人:平安银行是如何让普惠金融工作站点的效益发挥得更大呢?我知道平安银行有一个“三维”模式,可以与我们分享吗?

陈总:所谓的三维,是"站点网络+产品矩阵+宣教体系"形成的一个三维的体系。平安银行通过优化物理网点布局,打造智能化、场景化的服务站点,同时依托线上平台,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这种布局不仅提升了服务的可及性,还通过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打造“家门口的金融便利店”。

其次,产品矩阵的构建是我行服务创新能力的核心体现。围绕客户需求,打造了涵盖零售、对公、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同时注重产品的场景化应用,通过与生活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推出了多个市场反响良好的创新产品,比如橙业贷、橙e贷、场景贷等。

金融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宣教体系的完善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客户金融素养的重要举措。我行今年成立了一支年轻有活力、专业有创造力的金融消保宣讲团,与中国法制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书—《三分钟漫画金融常识》,通过场景化、碎片化的小故事高效传播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宣讲团成员通过“金融知识加油站”“金融消保赶大集”模式,将晦涩的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村语言”,真正实现了教育触达“零距离”。

除了定点持续的金融帮扶外,今年3月、6月联合属地市委平安办、街道党工委、镇政府、全民反诈办、公安等多家单位在普惠金融站点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金融服务暖乡村"活动,围绕“打击黑灰产、防非反诈、理性维权”等民生热点领域,重点对贷款领域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及保险领域非法代理退保、理赔等违法犯罪案例进行宣教普及和风险提示,有效提升了群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平安银行三维模式的实践,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党建+普惠+消保”服务体系,真正惠及民生大众。

主持人:刚才陈总介绍了用三维的框架去开展业务,业务类型比较丰富。那么在实践过程中,您有没有什么经验总结可以分享给金融机构做借鉴呢?

陈总:借鉴还说不上,但确实有一些总结。一是要坚持客户导向,不断优化服务触达和产品供给;二是要注重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联动政府、公安、媒体,围绕当下热点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提升金融宣教质效。

主持人:除了普惠金融,平安银行在数字金融领域也是走在前列的。作为平安银行首家成立数字金融委员会的分行,广州分行在数字化创新上有哪些突破?

陈总:今年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成立数字金融科技委员会,并在总行支持下,成立全行首个数字金融展厅。该展厅对内培育员工数字思维和科技解题能力;对外向政府、企业客户展示我行科业融合数字化服务赋能创新。

在我行数字金融委员会赋能下,今年我们分行已经投产了30多个数字化项目,去支持我们各线条、各模块业务的发展。在普惠金融方面,我们依托于总行加分行数字金融的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风控体系,精准评估企业风险,既扩大了服务覆盖面,又确保了资金安全。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持续推动产品和业务流程优化,通过加强数字化平台能力,简化线上化流程,以数据直连等方式提升贷款时效与客户体验。同时围绕核心客群,深入行业场景,运用“金融+科技”能力,做强行业化、差异化、综合化的产品组合,优化金融服务体验,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此外,还通过海量多维数据,将客户“主体信用”、交易信息“数据信用”、交易标的“物的信用”相结合,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主持人:近期有没有一些比较突出的亮点,也给我们分享一下?

陈总:今年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积极响应“科技强国”,广东省“制造立省”、广州市“12218”产业体系,我们围绕科技企业特性,上线“科创贷”的产品,单户最高1000万,并且结合产业链特性,衍生出一个子方案是“科链贷”,专项服务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并通过我行科技赋能,实现自动化审批,最快30分钟完成,可实现线上申请、系统快速核额、线下核额,可随借随还。

众所周知,属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科研,且轻资产,无地无厂房,唯一能转化价值的,可能是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和科技能力。如有家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但资产只有实控人一套房产,企业负债也不低。若按照正常授信逻辑,较难获得授信审批。我行通过"科创贷"这个产品,依托多项发明专利评估价值给予企业融资支持,有效突破了轻资产科技企业"缺抵押、缺担保"的融资壁垒。客户体验非常好。

在水产养殖行业,我行与某饲料龙头企业合作,因地制宜根据该集团饲料下游客户的情况推出定制化方案,为其经销商、养殖户提供信用授信支持。一是结合下游养殖户的情况,将客户的自建房、生物性资产等纳入资产认定。二是运用线上+线下的模式,通过线上风险筛查及线下调查,通过精准客户画像,加强风控,结合地区、行业、市场等情况适配多样化小微客户真实经营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融资需求。三是为客户免费安装“智慧渔业系统”,通过水质监测和增氧机监控等科技手段为养殖户鱼塘提供风险保障,提升养殖存活率,保障信贷资产安全。这是我们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结合起来,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一个经典案例。

主持人:未来还有哪些重点保留的实践和尝试打开的覆盖范围吗?

陈总:其实我们做普惠金融,是边走边总结,边总结边复制,复制再扩大。除了刚刚我说的那几点以外,未来我们还会在以下四个方面做新的尝试和深耕:

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投入支持

通过涉农贷款投放、投资政府乡村振兴贷等方式进一步投放乡村振兴资金,重点围绕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农业建设、种业振兴等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二)扩大普惠金融在涉农场景应用

充分发挥平安银行普惠金融场景项目融资能力,围绕县域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链、涉农平台等乡村振兴场景,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商会协会等渠道,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服务范围,同时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提升风控水平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

(三)持续优化金融支持广东“百千万工程”

平安银行将广州分行进一步围绕“金融支持、绿美广东、乡村治理和消费帮扶”4大重点板块,充分发挥省内8家普惠金融党建宣传站和4个智慧农业基地的试点经验,持续向更多地区推广应用,触达社区和园区、村镇、种植园及养殖场,服务实体经济。同时结合平安综合金融特色,以点带面,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多措并举提升群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四)致富带头人培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到农业大学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覆盖合作社带头人、返乡青年和基层干部等。围绕本土人才发展的问题,以乡村振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举办乡村振兴数字化主题培训班。培训班以数字乡村,智慧农业为主题,采用“专题讲座+素质拓展+现场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学员到大学、涉农龙头企业交流学习,切实提升各地致富带头人的技能水平,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

主持人:通过今天专题的分享,大家也能感受到平安银行的做法非常有创新性、开拓性,也非常有意义,不仅把普惠金融的内涵具象化了,也有效结合了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通过丰富的案例,让我们打开了想象,原来金融实践赋能是可以这样做。今天的专题分享就到这里,非常感谢今天的嘉宾,来自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陈彬彬陈总,感谢您为我们分享了非常多的生动案例。

陈总: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