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值“一哥”屡创新高 外资看多做多中国热情高涨
8月21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收盘续创十年新高,包括A股市值最高的农行、邮储等银行股在内多只个股屡创历史新高。对于大市及银行股,分析认为,市场波动不改整体呈现结构性上涨态势;在资金驱动和经济基本面预期改善下,银行板块具备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值得关注的是,外资机构看多做多中国资产的热情持续升温,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的最新观点均表示,持续看好中国股市。
沪指续创十年新高 A股市值“一哥”迭创新高
A股三大指数昨日涨跌不一,沪指继续创下十年来的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报3771.10点,微涨0.13%;深证成指报11919.76点,微跌0.06%;创业板指报2595.47点,跌幅0.47%。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424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小幅放量158亿元。
行业涨多跌少,申万一级31个行业指数中有17个上涨,领涨的农林牧渔、石油石化两行业指数涨幅分别达到了1.50%和1.39%,此外,美容护理、公用事业、传媒、基础化工、煤炭等9个行业指数的涨幅也均超0.5%;下跌的行业指数中,仅机械设备跌幅超1%;个股方面,全市场2170只个股上涨,涨停或涨幅超过10%的个股超60只。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日震荡的银行板块重回上涨,A股42只银行股有40只上涨,其中农行和邮储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农业银行A股收报7.23元/股,涨幅2.12%,市值23081.36亿元,稳坐A股市值“一哥”位置,较“老二”工行高出了近2600亿元,不过工行A+H的总市值较农行高出约1800亿元。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国内银行业也迎来多重积极因素。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盈利压力有边际向好迹象,净息差为1.42%,环比下行1BP(基点),其中股份行环比持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环比改善2BP。此外,近期推出的银行消费贷“国补”,则有望在稳定银行净息差的同时提振信贷需求。
与此同时,外资巨头频频唱多中国银行股。瑞银在8月初发表的报告中表示,对中国银行业股息的可持续性以及进一步的上涨态势持更为乐观的态度。摩根大通分析师Katherine Lei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得益于净息差的稳定、手续费收入的增长,以及高股息回报,中国的银行股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上涨。据其预计,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可能高达15%,而港股银行板块则有望上涨8%。
另一方面,8月以来,险资举牌金融板块上市公司依旧动作频频。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及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8月20日,今年以来险资已举牌29次,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银河证券指出,预计“低利率+资产荒”现象仍将延续,令险资对稳健高收益资产具有长期配置需求。当前银行保险板块H股股息率约4%,处于行业前列,有望吸引险资持续流入。
对于银行股,中泰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净利润总体增速边际向好;该机构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看好其稳健性和持续性。中金公司指出,险资OCI账户扩容后,对股息率4%以上的港股银行更为青睐(港股免股息税);同时,A股大型银行仍具备“类债券”配置价值;中金继续重申“银行板块具备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的判断。
外资看多做多中国的热情持续攀升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8月21日,沪指盘中再创3787.98点的阶段新高,其后三大股指均有所调整,但沪指尾盘由绿翻红。华西证券指出,往后看,行情继续上涨的情况下,若隐含波动率迅速上升,则需要注意规避因投机热度快速升温而导致的调整风险;若隐含波动率缓慢回落,意味着市场上涨速度可能放缓,维持7月的状态。行情下跌的情况下,若隐含波动率迅速上升,则意味着悲观情绪快速蔓延,此时可以尝试在行情企稳时,博弈稳市预期或稳市资金推动的修复行情;若隐含波动率缓慢回落,指向行情可能“阴跌”,进场时机待观察。
随着市场的持续走强,融资客连续加仓。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A股融资余额报21329.69亿元,创逾10年新高。8月11日—8月20日A股市场融资余额“八连增”,合计增加1376.09亿元。其中,8月11日A股融资余额增加168.41亿元,8月12日增加81.65亿元,8月13日增加116.96亿元,8月14日增加89.69亿元,8月15日增加75.42亿元,8月18日增加395.06亿元,8月19日增加294.05亿元,8月20日增加154.58亿元,融资余额连续8个交易日增加。同时,在8月11日—8月20日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连续8个交易日超10%。另外,8月13日—8月20日,A股连续6个交易日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均超2万亿元,也刷新A股纪录。
华福证券认为,从“慢牛”特征来看,A股长期趋势底部不断抬升,尽管波动率较高,但整体呈现结构性上涨态势。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估值水平已处于高位,多数指数估值偏高,部分指数接近或达到历史极值。但与2015年和2020—2021年牛市相比,当前融资余额虽已突破2020—2021年峰值,但仍距2015年历史高点22728亿元约有2000亿元差距。若按当前每日70亿元以上的增速,预计30个交易日内将突破历史高点,表明杠杆水平已进入高位运行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股市持续走强,外资看多做多中国的热情持续攀升。野村在其最新研报中表示,资金正急剧转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中国市场——AH股获得明显加仓,港股和A股配置比例分别提升0.8和0.7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股票市场的获利修正幅度在全球主要市场排名靠前,且估值更低,大概率会继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日前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并维持对中国股市在亚太区域内“超配”的立场。刘劲津表示,美国市场分散配置的需求、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潜力、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应用的崛起,以及中国股市相较全球主要股市的估值折价是主要驱动因素。
外资在看多的同时做多,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1日,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超7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身影。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韩国散户投资者纷纷涌入香港股市。韩国证券托管机构(KSD)的数据显示,韩国散户投资者持有的香港上市股票市值较2024年底增长33.5%,较2023年底增长41.7%,接近2021年创下的历史峰值3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