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读 > 正文

斩断旧三角循环,迈进新三角循环,看透广东经济发展深层逻辑

2025-08-04 13:58: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黄欣然,郑康喜,陈珊

今天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广东经济怎么看?

 

先说结论,

广东的发展模式,

正迈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

广东存量隐性债务自2021年在全国率先清零后,

已连续四年保持为零。

自2021年“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基建”旧三角循环拆解并剧烈调整之后,

改革开放早、遇到问题早、转型升级也早的广东,

迅速果断斩断旧三角循环并推动存量隐性债务等风险出清,

腾出空间,轻装上阵,

经济第一大省力争以更高的发展质量“挑大梁”。

 

为什么这么说?

研判经济中短期变化,要从边际看动向,

2025年上半年,

广东GDP增速是4.2%,

虽然低于全国,

但广东GDP却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总共回升0.8个百分点,

边际改善、探底回升势头相当明显,

在外贸不确定、房地产承压的大背景下,

广东经济显现出增长的强大韧劲。

 

判断经济中长期走向,还要从周期看趋势。

对广东而言,2021年是调整周期的起点,

对照国际经验,这种大周期的调整时间一般是十分漫长的,

但从广东经济的三大“反差”现象看,调整成效已初见端倪:

虽然GDP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

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快过全国;

广东城市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

广东制造业PMI高于全国,且重回扩张区间。

广东经济这辆车,正在爬险坡、过急弯,

动力从何而来?

从我们熟悉的“三驾马车”来看,

广东其实都在换挡升级。

 

最明显的是投资。

投资是逆周期经济调节的最称手的工具。

过去几年,

广东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落,

但工业投资却突破1.5万亿,成了投资“主力军”,

投新、投缺、投资于人,激活有效投资。

广东不仅有空间,更有优势。 

广东一省撑起了全国四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量。

全球40%的智能手机、70%的消费级无人机

和全国44%的工业机器人都是“广东造”。

 

华为昇腾910C的推出,

更是一举瓦解了国外算力芯片垄断。

这种经济结构优化和新旧动能切换,

背后是科技、产业、金融新三级循环的合力贯通。

 

2024年,广东R&D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

是2015年的2.8倍。

研发投入强度达3.6%,超过日本、德国,

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我想你也发现了,

广东经济已走出了以前主要靠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而是把方向盘打向“创新驱动+实业强省”的长期主义。

广东经济的回升不是靠运气,

而是靠一整套系统性重构的力量,

从旧三角循环到新三角循环,

向世界展现了大象转身般的高难度艺术。

当2025年的“半年稳”最终支撑起“全年好”,

未来广东经济还将开启一段新的发展传奇。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