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高鸿闪电退市:9年虚增近200亿,骗募12亿
投资快报记者黄敏广州报道
2025年11月3日晚间,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ST高鸿,证券代码:000851)发布重磅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这家深陷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漩涡的上市公司,最终以“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方式,为其长达9年的资本市场造假闹剧画上句号。值得注意的是,因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ST高鸿将跳过退市整理期,在15个交易日内直接摘牌。

股价“破面”触发退市:15个交易日内完成摘牌
公告显示,*ST高鸿股票在2025年9月1日至9月26日的二十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持续低于1元面值,精准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9.2.1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根据交易所“先触及先适用”原则,尽管公司同时存在重大违法退市风险,但交易类退市情形率先满足,最终以此路径退市。
这一退市方式意味着投资者失去了退市整理期的退出窗口。公告同时披露,公司已与太平洋证券签订《委托股票转让协议》,股票摘牌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届时投资者持有的股份需通过该板块进行交易。
九年造假:虚增营收198.76亿元的“空转”生意经
*ST高鸿的退市并非突然,而是其长达九年财务造假泡沫破裂的必然结果。据证监会2025年8月9日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查明,公司在2015年至2023年间,通过组织、参与无商业实质的虚假贸易业务,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期间年度报告均存在虚假记载。
造假手法呈现出清晰的“闭环操作”特征。2015年至2021年,*ST高鸿通过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参与南京庆亚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江庆组织的笔记本电脑虚假贸易。值得注意的是,江庆与*ST高鸿时任董事曹秉蛟为夫妻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由江庆统一联络供应商与客户,构建起“合同签订—资金流转—单据伪造”的完整闭环,唯独缺少实际货物流转,所有交易均为“空转”走单。
除借助第三方造假外,公司还主动组织虚假交易。2018年、2020年及2022年至2023年间,通过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高鸿恒昌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先后开展IT系统、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虚假贸易,持续为业绩“注水”。其中2019年造假最为猖獗,当年虚增营业收入占披露总额的49.38%,虚增利润总额占比高达64.88%。
触碰“欺诈发行”红线:12.5亿元募资背后的虚假数据
比长期财务造假更严重的是,*ST高鸿还触碰了资本市场“欺诈发行”的高压线。调查显示,公司在2020年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时,引用2018至2020年的虚假收入和利润数据编制申报文件,凭借这套“美化”后的财务数据,于2021年4月获得证监会批准,成功募集资金12.50亿元。这一行为已被监管部门认定为欺诈发行,直接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造假泡沫破裂后,*ST高鸿的真实经营状况暴露无遗。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达22.9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下降48.32%,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4亿元,基本面彻底恶化。
1.6亿元天价罚单落地:全链条追责剑指造假利益链
针对*ST高鸿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开出了罚单。2025年8月披露的处罚方案显示,证监会拟对相关责任主体合计罚款1.6亿元,其中上市公司自身被罚1.35亿元(含欺诈发行罚款1.25亿元,为非法募资额的10%),配合造假的第三方南京庆亚及实控人江庆被罚700万元。
在对个人追责方面,公司董事长付景林被罚750万元并被市场禁入10年,时任财务总监丁明锋被罚600万元并市场禁入5年。值得关注的是,对第三方造假主体的处罚,是监管层继“越博动力案”后再次出手,彰显了对财务造假“利益链”全链条打击的决心。
8万股民的投资损失如何挽回?
据悉,*ST高鸿的退市进程已不可逆,8万股民将直面投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受损股民可通过法律途径提出索赔。业内人士表示,该案成为资本市场强化退市监管、净化生态的典型案例,警示上市公司需坚守合规底线,任何财务造假与欺诈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受损股民是否符合索赔条件?索赔流程是怎样的?股民朋友可联系投资快报股票维权咨询、新闻报料渠道(微信:tz315-wh)。报社将组织专业的金融315团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支持,通过法律途径及时挽回投资受损。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的邓律师表示,目前,初步判断在2016年3月22日至2024年7月30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7月31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ST高鸿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