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上,我们发现“价值共生”成为了文化出海新方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雷若馨深圳报道
东南亚粉丝狂追C-POP,泰国的中剧观看量远超韩剧,泡泡玛特在巴塞罗那排队火爆……
一系列现象背后,中国文化产业正在全球塑造起自己的出海方案。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深圳举行。
在今年的文博会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崭露头角,积极拥抱全球化浪潮,以不同形式将中国故事推向世界。
越来越多外国人爱上了中国内容
“现在东南亚地区很多粉丝越来越爱追中国影视、中国动漫、中国综艺等内容。”雅文传播联合创始人武大可对记者表示。“C-POP 已经开始承接后K-POP时代的流行趋势了,东南亚人把自己追C-POP 当成时下很潮流的事情。”
成立于2013年的深圳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致力于内容出海的市场化机构之一,目前拥有全球最大华流社交矩阵,覆盖全球24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助推逾万个优质华语IP出海。
与雅文传播一样,深圳酷看文化从2018年开始做内容出海,主要深耕影娱垂类,旗下运营账号在海外社媒平台累计观看次数超1000亿次。谈到海外市场,酷看文化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曹蕊也有同样的感触:“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了看中国内容。”
她告诉记者,在泰国,目前华语内容的观看量已经超过了韩剧及本土内容。特别是中国的古装影视剧,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在中东,国产现代剧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并且,有很多海外媒体和电视台都开通了中文专区、中文频道。“我们从一开始的主动往外送片去播,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海外客户主动询问、大量采购。”曹蕊表示。
除了影视剧,国内的“谷子经济”也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
在巴塞罗那,蓝色宇宙生态经纪管理平台技术生态事业合伙人刘方铭发现,在泡泡玛特的门前,排着长达两公里的消费者队伍。更加有趣的是,“我以为都是中国人在排,结果一看整个队伍,从头走到尾只有两三个中国人,其他全都是外国人。”
据了解,雅文传播近期在东南亚做了四场线下点映会、两场快闪店活动。活动期间,当地“吃谷人”排着队,穿着国漫衣服,还有伊斯兰教的女性想要把头巾也变成国漫角色的颜色。
“在现场会觉得好幸福,有一种很骄傲的感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武大可的眼里熠熠生辉。
文化出海新逻辑:拥抱、共生
中华文明中,“包容性”一词尤为突出,这也映射到了企业的全球化行为中。
在文博会上,记者观察到,文化出海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产品搬运”变成了“价值共生”。
以酷看文化的影视出海为例,最初公司只是向海外平台上传所采买的中文原版影视。后来,在国外网友的好奇留言下,逐渐组建了翻译、配音团队,对内容进行语言转换。
到了现在,确定目标市场后,影视剧的封面设计、文字、审美,都会针对不同市场做二次加工,使其更加本地化。曹蕊对记者表示,“我们会拥抱他们的文化,并非硬塞给人家,这样其实从传播上面来讲的话,他们会更好地接受。”
游戏类的文化出海方式则更为典型。
去年,清华大学的一篇期刊就曾研究了火遍全球的《原神》传播秘籍。其中提到,原神靠的不是强调中国文化的直接输出,而是以一种杂糅的方式将中国风味融入到了叙事之中。这样的做法让身处不同文化的玩家都能从中感知到一种微妙的文化认同。
他们提出,这区别于英、美等过去跨文化传播中,以西方中心论的逻辑,是实现真正意义上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全球化”。
“之前的国际IP经常讲述的是家族、联盟,比如复仇者阵营,美国超级英雄。但我们相反,讲的是朋友、伙伴,讲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是一样的。”MiniGame营销副总经理昊章对记者表示。
成立于2019年的MiniGame是国内H5游戏出海的头部企业。目前平台有 2000 款游戏,在全球有亿万用户,日活跃用户数量300 ~ 400万。
在展会现场,记者见到了MiniGame由同一个IP形象,在世界各地衍生出的不同角色:戴头巾的中东大叔Salam、扎脏辫的非洲朋友Kuma……与他们站在一起的,是相同系列的唐僧、悟空、刘关张三兄弟。而它们都将更生动地以一个个“星球”的方式呈现在MiniGame的游戏世界内,与全球用户互动。
伙伴宇宙、朋友,是MiniGame出海的核心文化理念。昊章表示,“我们想要用更加柔软、包容、好玩的方式输出中国的文化。”
AI+文旅成为新趋势
文博会上,多家企业在与记者的交流中都提到,AI应用已经在文化出海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正有效地帮助企业更快、更广地覆盖市场。
在内容生产端,AI技术参与了影视剧翻译中的时间轴识别、角色配音。“通过AI,我们可触达的语种会更多,更垂直,比如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柬埔寨语。”曹蕊介绍道,此外,他们也将传统真人内容AI化,二创成为动漫版,覆盖更多的受众群体。
在文博会现场,雅文传播首次现场展示了战略合作伙伴DVM传媒的数智化产品V-Pulse。
据介绍,这款产品通过抓取、分析海外社媒平台数据,可以对华语艺人、综艺、影视剧等热度情况进行排名,并生成中国明星国际影响力等相应数据报告。
此外,武大可对记者透露,公司内部还在自主研发一个AI大模型。
“基于海外用户视频消费趋于碎片化的洞察,我们近年在传播策略上有所调整,将内容载体从长视频转向更适配碎片场景的短视频形态,通过精准切分用户注意力时段实现传播效率跃升。”
基于过去十余年对华语内容在海外社媒平台的运营经验和数据积累反馈,雅文传播的大模型可以为运营和编辑团队提供快速策略支持——针对不同海外平台,选取适合的内容进行拆条、精编、发布等。
“目前这个模型还在内部测试,如果能够大批量地使用,我们会考虑开放给整个行业。”武大可表示。
240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出台之后,文旅成为文化出海中又一股崛起的力量。
“你可以给我推荐深圳有什么好玩的吗?”“这是在哪?我要去打卡!”在酷看的海外账号平台上,时不时出现这样的留言。“China travel”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受访的文化内容出海企业,基本上都开拓了输出文旅的板块业务,当起了海外游客的“种草机”。输出内容包括城市文旅、探店打卡、海外KOL“中国行”定制等。
在文博会上,我们看到文化出海从业者谈论“拥抱”而非“征服”,“朋友”而非“英雄”。
从影视剧的文化二创,到东南亚“吃谷人”的国漫头巾,再到唐僧与非洲朋友的伙伴宇宙,文化出海的“中国方案”正在证明:平等尊重、拥抱多元,才能让文化真正跨越山海。文化出海的终极答案,或许就藏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智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