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AI产业如何跃升?唐洪武院士支招:从这四方面发力
南方财经记者郑康喜 广州报道
“广东是制造业强省,机器人的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以及京津冀、长三角人工智能‘南北双极’的发展,广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亟需加快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7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唐洪武在参加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场)时如是说。
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广东也提出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唐洪武表示,华工在助力广东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上,有基础、有能力、有优势,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要充分发挥工程学、化学两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的优势,构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体系。”
在他看来,当前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处在从应用创新向基础创新跃升的关键阶段,可以从四方面发力。
一是打造高能创新平台,实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争取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聚集高端人才,支撑广东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数据处理平台,满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
二是优化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全链条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科技与产业创新。强化投早投小金融布局,通过设立省级天使、成果转化、概念验证等专项基金,引导国有资本投早投小,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加强财政资金、政策性资金、担保资金、保险资金,与银行信贷联动起来,优化科技信贷风险分担安排,护航人工智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信贷支撑。
三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形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高端产业。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及政府引导基金中,加大投入设立专项,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成联合体,聚焦垂域大模型、具身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加速技术成果向工程化、产业化转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能源、水利、医疗等领域的场景应用,赋能广东千行百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根本要靠人才,广东要持续做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一方面,通过设立专项人才引进资金,广纳海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省内优势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大规模自主培养本土高端人才。
唐洪武透露,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已联合广州数科、南方电网、TCL等龙头企业,申报了广东省人工智能终端创新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广东抢占智能终端技术制高点、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提供支撑。学校也在推动由校友企业家筹资成立科创投资基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华工还开设了超级机器人‘珠峰班’、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为广东加快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高端人才。学校今年还制定了博士后队伍跃升行动方案,计划招收流动站博士后较去年要翻一倍,不仅对学校科技创新进行了有力支撑,还将为广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产业创新提供人才‘蓄水池’。”唐洪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