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社论丨促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提高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
近日,根据广汽菲克管理人发布的消息,经债权人委员会讨论,管理人申请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广汽菲克公司破产。这家由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的企业总部位于长沙,自成立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向法院申请破产。目前,推动破产进程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加速出清的标志。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大幅提升渗透率,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长期以来,我国汽车行业整体集中度不足,目前仍有近100个国产品牌,随着技术与品牌影响力增加,汽车市场开始结构性分化,比亚迪、吉利等企业优势不断增强。
但是,持续的价格竞争拖慢了行业出清与整合进程,加剧了产业“内卷”,进而导致行业利润下降,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过程。最近一个时期,政府通过强化法规约束与动态市场监管,严厉整治无序低价竞争,加强行业自律。与此同时,整顿车企付款账期过长问题,避免车企通过转移成本方式降低成本,也叫停汽车金融领域高息高反政策,切断部分企业依赖金融杠杆“输血续命”的生存路径。整顿市场秩序将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加速改变汽车产业结构。
面对汽车行业持续的利润压力,一些汽车企业优先进行集团内部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选择战略收缩,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6月,包括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及奇瑞、吉利、蔚来等在内的近十家车企集团,以不同方式对各自的组织架构及流程进行了变革调整。其中,广汽集团推动从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的转变,实现研、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吉利则私有化极氪实现合并,深化品牌协同。
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是将有更多车企加入兼并重组行列。从世界各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看,在进入存量阶段后,兼并重组一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美国汽车产业经历多次大规模兼并重组,逐步形成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巨头。日本拥有八大知名汽车品牌,大型车企数量居全球首位。但是,现在本田、日产和三菱三大车企也着手合并以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以及自身的压力。
中国企业亟需通过兼并重组改变“大而散”的现状,提高行业集中度与国际竞争力。兼并重组本身虽然应该是一个市场化的结果,但目前受制于一些体制机制问题。首先应该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目前我国大量僵尸企业无效占用各种资源,主要因为存在破产退出难的问题,完善机制有助于快速出清低效产能,为优质企业释放发展空间。
应从国家层面尽快建立引导汽车企业合并与收购体系,健全兼并重组机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对破产或倒闭企业、过剩产能进行兼并重组的“市场交易需求”会大幅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兼并重组的机制体系,有利于促进交易,降低制度成本有利于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
一些现象也表明,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兼并重组的原因所在。因为,一些企业具有地方国资成分或者曾经为当地创造GDP、税收、就业等,地方政府不愿在兼并重组过程中损害自身利益。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不尊重企业的市场化选择,存在“拉郎配”方式主导重组的现象。从长远看,促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有利于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以及资产持续增值,对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各方都有利。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共识,这既是当前面临行业竞争压力下的选择,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走高质量、高效率、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之路的唯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