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综指优化编制方案 7家公司火速上报ETF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坪深圳报道
7月11日,记者获悉,在深交所公布优化创业板综合指数(简称创业板综,代码399102)编制优化方案后,7家基金公司火速上报创业板综指相关ETF。
其中,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博时基金等3家公司申报创业板综ETF,建信基金、华宝基金、招商基金、东财基金等4家公司申报创业板综增强ETF。
创业板综指选取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创业板市场总体走势,作为牛市阶段“上涨先锋”,去年“924行情”以来,创业板综累计上涨55%,其中多次单日涨幅超4%;今年以来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累计上涨10%,领涨市场主要指数,展现出高收益高弹性特征。
当前,创业板综覆盖了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医疗器械、光伏、锂电池等“含科量”高的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79%,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企业权重占74%,注册制样本公司权重占20%,充分体现了创业板聚焦新兴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截至2024年底,创业板综样本股五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3%、8%。据Wind盈利预测数据,2025年创业板综营业收入、净利润将分别增长17%、64%,总体盈利及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指数良好表现持续赋能。
截至2025年7月10日,创业板综滚动市盈率为64倍,位于近十年54%分位水平,相较于科创综指(当前滚动市盈率为215倍)等其他高成长指数估值更低,具备良好的安全边际,迎低位布局良机。
根据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的修订内容,一是引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剔除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的样本股。二是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剔除国证ESG评级在C级及以下的样本股。修订后,创业板综样本股1316只,覆盖95%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覆盖率98%,指数表征作用得到强化,样本股质量和指数可投性进一步提升。
华宝基金认为,随着指数编制机制的持续优化,最新引入的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和ESG负面剔除机制,能有效防范个股尾部风险、提升成分股整体质量。创业板正加速构建更加透明、多元、可持续的投资生态,吸引长期资金持续流入。展望未来,创业板综指相关产品将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的优质渠道,充分彰显其创新引领、价值成长的投资魅力。
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林嵩也表示,创指数即将迎来编制方案的优化升级,引入ESG筛选,剔除ESG评级较低的股票,并增加风险警示股票剔除的机制。修订后的指数有望以ESG评级作为杠杆,撬动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多关注ESG绩效、更加重视可持续表现,持续提升经营和信披质量,降低尾部风险的暴露。
东财基金表示,本次指数革新优中选优,通过剔除ST企业及ESG负面企业,主动防范尾部风险,为投资者严筛把关。焕然一新的创业板综指,既保留了原来的广泛代表性,又通过严选标准保障质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市场资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