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中国要借鉴稳定币的技术和模式,加快数字人民币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近日举办的第五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上,神州信息服务集团联席董事长,曾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兼执行董事王永利表示,稳定币的发展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对货币金融体系的变革具有深远影响。我国需要学习借鉴稳定币的技术和模式,加快数字人民币的进程,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神州信息服务集团联席董事长、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发表主旨演讲
王永利指出:“稳定币纳入监管已成为全球趋势。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区已开始立法监管稳定币,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相关监管措施。中国也必须加快稳定币,特别是人民币稳定币的立法和监管进程。纳入监管后,稳定币的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例如,USDT等早期稳定币若不纳入监管,将面临很大的合规风险。而新进入的稳定币,必须在满足严格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市场认可。”
王永利表示,纳入监管后,稳定币将发生以下几点变化:
首先,稳定币发行必须持牌经营,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消费者保护等监管要求。这意味着稳定币的去中心化特性将减弱,中心化特性将增强。
其次,监管将严格限制稳定币的超发,要求足额储备、最低100%的储备物,并托管至第三方,同时需定期接受独立审计。同时,稳定币不得用于信贷投放,也不得对持有人支付利息或收益。这些要求将使稳定币的主要功能回归支付工具和“代币”的本质。
王永利提到,稳定币纳入监管必然要求配套加强对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特别是加密资产与法定货币兑换环节的监管。未来,加密资产领域将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这对稳定币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永利认为,稳定币的发展对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具有重要启示。他指出,数字人民币应加快进程,学习借鉴稳定币的技术和模式,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和降低成本。
他建议数字人民币应分为国内和海外两个版本,尤其需要加快海外版,促进其国际化进程。同时,他强调数字人民币的发展需与数字身份配套运行,“未来的数字货币还需要数字身份的配套运行。中国正在推动网上数字身份的运行,通过网号和网证两套机制来运作。数字人民币加上数字身份,这两个结合会形成中国领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