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社论丨持续创新,巩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参加中国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受到市场关注。在他来华时,美国政府已批准英伟达重新向中国销售H20 GPU。数据显示,本届链博会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比第二届提高三个百分点,美国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
在美国对全球关税威胁尚未解除的背景下,H20的回归以及美国参展企业继续增长表明保护主义仍然难以逆转全球化进程。近些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球供应链体系被动收缩重组和分化,欧美、日本等经济体改变单纯追求“效率优先”的目标,推进供应链多元化,以增强所谓的供应链弹性与安全。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在各种干扰中逐步形成了两个明显有利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的中间品需求大增。我国是工业门类最全、配套最完整的国家,具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新兴市场国家发力本地制造虽然会减少制成品进口,但也因此需要更多中间品进口。2023年,我国进出口中间品25.53万亿元,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61.1%。其中,中间品出口11.24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7.3%,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弥补了制成品出口下降带来的潜在损失。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2025年4月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强调,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中心,随着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供应链体系的全球布局。在本届链博会上,东方电气展示了其带动1.5万家企业协同出海的成功实践。
另一个全球性趋势由中国发动并积极推进,即制造业的数字化、绿色化与智能化进程加速。中国在全球新能源、电池、电动汽车、机器人等产业已经占据优势地位,工业生产、运输、仓储、分拣、装卸等环节正加速推进无人化,我国也拥有丰富的AI应用场景,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走在前列。这意味着如果脱离中国市场,供应链企业将会因为缺乏需求支撑而错过先行机会。
参加本届链博会的德国大陆集团以及舍弗勒、索恩格、博世等公司增加了在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投资规模,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它们参与中国电动化、智能化进程,未来可以将源自中国的创新成果推向全球,赢得先机。
英伟达重返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AI、汽车智能化以及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将带来巨大规模的芯片需求。众所周知,在全球AI研究领域中国人占据半壁江山。如果中国企业未来在AI领域超越美国,中国大模型将会带着中国芯片涌向全球。因此,为了维持市场地位,英伟达与中国AI合作也是现实所需。
全球制造业正在以中国供应链为中心进行扩散发展,全球产业革命也在以中国为中心加速数字化、绿色化与智能化。中国处于双重趋势的中心,一些发达经济体在这个阶段推动所谓“供应链多元化”,本质上是与全球趋势逆流而行。这不仅会增加其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并提升成本,还可能因错过产业技术革命而原地踏步或落后。
当趋势成为滚滚浪潮后,巨大的力量将改变世界进程,任何企业想要生存只能参与其中,无法置身事外。只要中国继续全方位扩大内需市场、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推动高质量的需求与供给形成持续循环,产生的市场规模性与创新加速度优势,将会继续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