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六年、融资超15亿元,协鑫“第五子”加速资本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继2024年12月完成5亿元C1轮融资后,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协鑫光电)今日宣布已经完成C2轮近2亿元融资。至此,在C轮融资中,协鑫光电共计获得近7亿元的投资,投资方包括信达资产、赛富基金、金石投资、昆高新集团、红杉中国、瀚漾资本等机构。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此次C轮融资金额将用于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的产业化建设与钙钛矿产品科研投入,并加速钙钛矿商用组件的量产化进程,包括满足商业化应用的全尺寸(1.15米×2.4米)、兼具高效率和稳定性的钙钛矿叠层组件将逐步推向市场等目标。
钙钛矿技术被视作第三代光伏技术,这一赛道已经涌现出了如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等钙钛矿企业。2023年12月,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在江苏昆山高新区落地,并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成为全球首个GW级叠层组件生产基地。而根据协鑫光电方面的介绍,这一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目标产能2GW,先期布局1GW钙钛矿商业组件生产线。
2022年至2023年,全球钙钛矿产业进入市场初探阶段,各大钙钛矿企业陆续推出百MW中试线。而自2023年至今,钙钛矿产线又迈入GW级水平,目前保持着小规模试水的阶段。
“钙钛矿经过十余年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其作为光伏行业提升光电转换效率的唯一路径,已经形成了行业共识。”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介绍,目前该公司研发团队正持续深耕量产化工艺,先后突破尺寸、效率、稳定性三大课题,单结组件效率达19.04%@2㎡、叠层组件效率达26.36%@1.71㎡,并成功通过国际标准的3倍加严老化测试,创造了多个纪录。
东吴证券研究所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技术上单结钙钛矿依靠差异化求存、叠层组件依靠效率突围光伏主力市场。“目前晶硅大厂倾向选择钙钛矿/晶硅叠层的路线,全钙钛矿路线更适合初创企业。效率上单结量产稳步推进至19%-20%,叠层瞄准27%+。”
对于协鑫光电本轮融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的光源资本合伙人薛玲认为:“钙钛矿产业化已发展到关键时点,我们见证了协鑫光电从效率突破到全球首个吉瓦级钙钛矿基地投产的跨越。2025年6月,其昆山吉瓦级产线投运,叠层组件效率达29.51%,并通过TÜV莱茵3倍IEC加严测试,逐步扫清产业化障碍,成为钙钛矿从实验室迈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全球拐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成立于2019年12月的协鑫光电,自2020年5月获得天使轮后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其战略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腾讯、淡马锡、红杉等知名投资机构。而根据记者的初步测算,数轮融资下来,协鑫光电累计获得战投或超过15亿元。
目前协鑫集团旗下共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为2家A股公司协鑫集成(002506.SZ)、协鑫能科(002015.SZ),2家H股公司协鑫科技(03800.HK)、协鑫新能源(00451.HK)。
而随着C轮融资的落地,外界也在猜测协鑫光电将加速奔向资本市场,成为协鑫集团旗下第五家上市公司。
在今年4月份协鑫科技的业绩说明会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曾表示,协鑫光电力争2025年底在香港IPO。倘若顺利实现,协鑫光电有望成为全球“钙钛矿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