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十五运会将重构跨域文化认同|十五运365天365人

2025-07-22 09:38:54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朱治宣

编者按: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在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推出“十五运365天365人”专栏,聚焦运动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及社会公众的全运故事与全运期待,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十五运,生动呈现我国体育精神、城市活力和文化魅力。

南方财经记者朱治宣  广州报道

随着十五运会举办的脚步临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越来越关注十五运会背后的文化深意。在她看来,这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是重构跨域文化认同机制、赋予湾区文化深度融合的契机。

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是一次文化交融与区域认同的重塑实践。“大湾区文化的整体性并非自然形成,需要通过制度化文化事件反复生成。”陈平指出,此次十五运将是以运动与文化双核驱动,创造三地共同叙事与符号表达的机会,重构跨域文化认同机制。以此为起点,将构建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媒体表达、民众共情的“湾区内容协同平台”,推动大湾区文化遗产当代活化应用、文化版权机制共享与创意产业融合互动联盟,加速文化产业从地缘拼图向系统整合迈进,进而形成具有全球传播力的湾区文化品牌体系。

“广东在AI、数据工程等领域的领先优势,让十五运会成为实践这一理念的良好场域。”陈平认为,应借此建立湾区文化遗产的数字话语权机制,制定非遗图谱数据标准、掌握AI语义模型标注权、完善跨境IP主张机制,以湾区文化遗产为内容引擎,通过科技中台生成电影、游戏、教育、展演等多模态产品,构建面向全球的文化叙事资产库。在她看来,科技应成为文化遗产从地方经验跃升为全球表达的关键驱动,而非仅是工具性支撑。

对于十五运会,陈平希望以大湾区文化遗产内容为文化语言,以运动为情感介质,创造具有全球共鸣的文化叙事模式,通过构建湾区面向国际的文化平台机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更大的话语空间。

(海报设计:王冰、实习生宿悦琪)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