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首赔到账,广东保险业“加速度”应对台风“韦帕”

2025-07-22 10:51:17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郭晓洁

南方财经记者郭晓洁广州报道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于7月20日在台山、阳江相继登陆,并于21日上午移入北部湾海面。随着台风威力逐渐减弱,广东各地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损失排查和复产复工工作。

广东金融监管局按照金融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指导辖内金融监管分局、支局和保险机构迅速开展台风防范应对和保险理赔,有效发挥保险业防灾减救灾功能。据统计,截至7月22日上午10时,广东保险业累计接收报案8377件,估损金额2.11亿元。广东(不含深圳,下同)保险业应对“韦帕”台风累计投入服务人员5478人次,查勘车辆2936台次,施救车辆1794辆次,无人机290架次。

南方财经记者从广东各保险机构了解到,为应对此次暴雨灾害,广东保险业在灾前预警、灾中救援和灾后理赔等环节全面发力。特别是在灾前预警,通过“保险 + 服务”的创新模式,灾前风险减量服务,在此次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受灾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各保险机构还动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易受灾区域进行提前排查和风险评估,进一步筑牢了防灾减灾的防线。

理赔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台风灾害案件数量持续增加和短时间内报案量的激增,如何实现快速理赔已成为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平安财险广东分公司统计,截至7月21日9时,该公司已接到台风“韦帕”相关报案2256笔,预估赔付金额超5428.1万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报案量以及现场查勘条件有限等复杂情况,近年来保险公司应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理赔服务,快速完成定损,并开通绿色通道快赔预赔。

例如,在此次受灾较为严重的珠海,自收到台风“韦帕”预警信息后,平安产险利用“大灾互认救助APP”对风险点展开24小时不间断巡查。

记者了解到,7月20日上午,平安产险理赔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客户车辆被树枝砸损后立即通过平安系统排查确认该车辆为公司承保车辆,并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经核实,案件符合“三免”信任赔范畴(三年未出险客户可享免现场、免证明、免定损),理赔团队立即启动“绿色理赔”通道,仅用8分钟就完成了2000元理赔款赔付。

面对大灾期间大量小额损失案件,保险公司纷纷借助科技手段全力“拼速度”。

中国人寿财险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针对小额损失案件,国寿大力推行“快赔”“闪赔”服务。例如,许多客户家中因台风导致门窗破损、轻微漏水等情况,只需通过手机上传损失照片和资料,就能在1小时内完成理赔并获得赔款,切实体验到“足不出户,赔款到账”的便捷服务。

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在线理赔中心也启动 24小时值班,随时响应暴雨灾害报案,针对受灾客户简化流程、减免单证,确保高效赔付,客户可通过“在线理赔”“中华保”等线上渠道快速申请理赔。

除了小额理赔案件,农业领域因台风引发的经济损失,历来是保险行业关注的重点。

7月20日,强台风“韦帕”携狂风暴雨袭击广东江门恩平市,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水产养殖户卓先生养殖的淡水鱼因台风触发气象预警责任后立即通过平安爱农宝APP线上报案。接到报案后,平安产险立即启用快赔应急机制,仅半小时内完成了赔款金额两千余元支付到卓先生的账户。



近年来,广东省保险业大力推广农业天气指数保险,该类保险在达到预设的天气阈值(如风力、降雨量)时,无需查勘即可快速理赔。在广东台风频发地市,天气指数保险因透明度高、赔付快,显著提升了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

例如肇庆市鼎湖区触发了天气指数保险的出险条件,中国人寿财险广东分公司农险应急服务小队第一时间联系区内客户,主动指引客户报案,7月21日,11笔养殖险赔款约21万余元正通过大灾绿色理赔通道向客户支付。

“无人机”赋能灾前预警

近年来,随着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保险行业在灾后理赔之外,更加重视灾前的防灾减损工作,而“保险 + 风险减量服务”模式逐渐成为重点。

以应对台风“韦帕”为例,早在7月17日起,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便依托平安鹰眼系统在台风“韦帕”登陆前向客户推送灾害预警信息和水淹风险地图,同时提供报案、救援等紧急类应灾自救及自助理赔指引。截至7月21日11时,该司累计通过鹰眼系统推送“韦帕”台风、暴雨、内涝等预警信息261.55万次,为公众提供了强有力的防灾信息支持。

除了借助技术手段在灾前精准推送预警信息外,广东各大保险公司还从线上预警到实地走访,深入水淹黑点、农田、企业厂房开展风险减量工作。

例如,广东人保财险在迎战台风 “韦帕” 过程中,截至7月21日已投入服务人员990人次。在车险方面,出动查勘车辆500台次,重点走访超500处易涝点及水浸高风险区域,在全省安装1152台水淹物联设备预警防控,防汛板200余块、调配沙袋 2万余个;在5地区(中山、珠海、湛江、阳江和茂名)成功转移低洼区域停放车辆约850台;在工程险方面,为940家企业提供临灾风险排查服务,为192个工程险项目提供风险巡防服务。

中国人寿财险广东分公司则针对大灾易涝点、高风险企业等地方,实地排查全省90余处易涝点,并运用“国寿大灾应急助手”精准排查水浸黑点区域车辆。

不仅在城市街道,保险业还将防灾减灾行动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深入实地走访和科技手段相结合,帮助农户筑牢防灾防线。

根据数据统计,台风登陆前,广东保险业累计协助农户抢收水稻7.5万余亩,派出专业人员对417个海水网箱、1800亩甘薯、12.68万亩鱼塘进行风险排查。

例如在中山,台风“韦帕”登陆前,中国人寿财险向1200余户农户精准推送台风预警,紧急调配5台抽水泵和115个防灾包送往易受灾区域,同时协调20台收割机优先保障投保农户,重点帮助种植大户抢收早稻等作物,为农户筑牢“防护网”。


又如在阳江,中国人寿财险借助收割机协助当地农户抢收水稻约1.3万亩,最大限度减少了可能因倒伏、浸泡造成的水稻损失,守护农业生产,并派出专业人员对1208亩鱼塘进行了风险排查,协助农户抢收水稻超1.62万亩,现场摸排走访企业251家次。

记者还了解到,在广州从化,太平镇水南村主干渠存在3公里严重淤塞段及6.5公里轻度淤积段,如不及时处置,台风登陆后可能导致果树灌溉系统瘫痪并引发区域性绝收风险。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迅速启动灾前应急响应机制,调集专业清淤工程团队,连续4天高强度施工完成主干渠系统性疏浚,有效保障了全村286户农户的秋收用水需求及流域防洪安全。

除了传统的灾前实地排查与干预,保险公司还积极运用新兴科技手段提升防灾效率。

据悉,为应对台风“韦帕”,广东人保财险、中国人寿财险广东分公司等险企均投入了无人机约100架次,用于灾前的农田检测和灾后的受损查勘。

(广东人保财险工作人员查看无人机拍摄画面)

例如早在台风预警发布前,人保财险江门分公司便联合气象部门密切监测数据,深入鱼塘、虾塘,逐户摸排养殖规模、塘口设施等情况,用无人机航拍记录养殖现状,为快速定损打下基础。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