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机构建议三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霜上海报道
2025年已经过半,在上半年中,不少延续已久的投资趋势开始出现变化。
比如,美元一转往年的强势,开始逐渐走弱;此前一直波动上行的美股在一季度迎来暴击;长期疲弱的欧洲股市在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和降息的双重加持下,迎来机构资金的大幅流入;而中国市场由于AI算法、高新技术等领域的突破和领跑,吸引了海内外资管机构关注和布局。
不过,也有趋势仍在演绎之中,依旧涨势不减。比如,在A股的红利板块,银行等高股息行业依旧被长期资金追捧;黄金价格在全球局势波动的背景下屡创新高;外资对日本企业的青睐仍在加强。
“从全球投资的角度来看,真正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其实是两个核心因素:一是美国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极度不确定性”,贝莱德大中华区投资策略师陆文杰近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目前,全球市场降息空间最大的是美国,而由于全球市场的相互影响,美国降息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市场。
全球经济处于“没有历史可借鉴”阶段
目前,美国的财政赤字持续扩大,最近刚通过的“大而美”财政法案并未解决核心问题,市场看不到任何财政转向的迹象。这意味着传统的财政周期规律不再适用,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没有历史可借鉴”的新阶段。
其次,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极为混乱,其背后反映的是通胀数据的不稳定。目前美国通胀波动幅度达到了三倍标准差,政策前景因此变得模糊,也让市场难以做出基于数据的理性判断。
陆文杰认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猜测宏观事件结果来获取投资超额收益的策略是非常危险的。历史数据显示,无论是普通还是优秀的美国股票基金经理,试图通过宏观判断所取得的收益都非常有限甚至为负。简单来说,宏观预测不仅难度极高,而且对投资回报并没有实质帮助。
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寻找确定性强、结构性长期持续的趋势。这背后有两个基本出发点:第一,短期世界不会很容易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虽然短期充满不确定性,但一些结构性趋势具有“注定会发生”的特征,值得重点配置。
比如,AI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长期趋势,不仅硬件投资持续加码,软件端也已实现突破。与此同时,支持AI所需的能源基础设施也正经历新一轮投资高潮。
另一大结构性趋势是国防支出,尤其是欧洲。德国已经通过新的国防刺激法案,整个欧盟的年度国防预算将从3500亿欧元大幅上升至7000亿欧元,几乎翻倍。这类大规模、确定性极强的结构性投入,对于全球大型企业而言,才是真正能够带来实质性盈利增长的领域。
港股同样面临不确定性。随着南向资金的涌入,与过去相比,港股投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对地缘政治更加脱敏,资金流动和本地流动性对指数表现的影响增加,与全球股市的相关性下降等。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认为,香港市场在短期内将面临一定压力,因为外卖和其他行业的竞争压力可能导致盈利预测下调。尽管如此,随着“反内卷”动能上升,政策变化似乎在酝酿中,而南向和国际投资者可能提供资金流入支持,因为与其他境内资产和全球股市相比,港股估值仍具有吸引力。
三大方向寻求股票投资机会
对于国内投资而言,低利率是所有大类资产配置时必须要考量的前提。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对6月的银行存款利率报告显示,银行存款利率已经突破了1%。具体来看,银行整存整取存款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0.949%,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156%,1年期平均利率为1.287%,2年期平均利率为1.372%,3年期平均利率为1.695%,5年期平均利率为1.538%。
贝莱德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刘鑫认为,上半年债市比较大的趋势之一就是低利率的环境。“虽然和1月份比起来,利率水平没有明显下降。但如果和去年10月的高点相比,利率有非常明显的下降,比当时下降接近50BP;信用债下降更多,甚至下行100BP”。
低利率环境对投资的影响,一是以前持有到期的策略回报越来越低,因此投资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比如相对价格策略、一、二级套利策略,向策略要回报;二是对海外或者其他类型的资产越来越感兴趣。
此外,刘鑫表示,当前债市的阶段性调整压力不可忽视,尤其是利率部分已经计入额外降息,信用债的利差压缩也较为充分。虽然方向上仍是利率下行,但节奏可能不会那么快。下半年投资者需要把握结构性机会,灵活配置。
低利率环境也影响着股票投资的方向。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告诉记者,“回看欧债危机,或者20、30年前的日本,会发现股票的逻辑变了,需要用理论的现金流价值来分析股票资产的投资方式。具体的投资方向可以分为三大类,这三类投资逻辑都与低利率环境有关,本质是在不同阶段中寻找现金流和风险溢价的价值。”。
第一类是具备绝对现金流价值的股票,比如高股息、强自由现金流企业。这类公司基本面清晰,模型可验证,适合价值投资者持有。
第二类是广义消费行业,但不局限于传统消费。比如近期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在“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下,也显现出良好现金流能力。这一类公司通常具备成熟商业模式,能够将政策红利和消费趋势快速反映在财务报表中,适合结合量化工具或基本面分析方法来捕捉机会。
第三类,是传统的高增长板块,比如AI、医药、银发经济等,这些行业短期尚不盈利,现金流较弱,但具备远期估值预期和增长空间。这类资产受情绪影响大,需通过情绪指标、券商推荐、社交媒体分析等另类数据加以跟踪。
当前固收市场是强预期和弱现实的结合
对于固收市场而言,去年和今年的债市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分割。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王登峰认为,如果说去年是弱预期和弱现实的结合,今年则是强预期和弱现实的结合体。
他认为,下半年央行仍将维持流动性宽松,这是债市的基本面支撑。此外,关注几个潜在变量:一是中美关系是否出现缓和,若改善可能会带动市场情绪;二是宏观政策是否持续加码,数据是否向好;三是当前债市估值已偏高,收益率过低使得市场对风险更加敏感。
对美债市场来说,刘鑫认为,短端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因为降息预期限制了上行,但长端利率的不确定性较高,受到通胀、财政赤字等多因素推动,上行可能更大。因此,美债短端具有交易价值但配置价值不高,长端则风险较大。
在投资策略方面,王登峰认为,与其他资管机构不同,理财的客户更多是有存款替代需求的客户。理财会基于这一点制定投资策略,具体看来,第一是久期相对比较短;第二是将对回撤的控制作为管理的中心;第三信用控制相对严格,尽可能压低整体风险敞口。
此外,他表示“除了这三点外,我们今年还做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在短债的管理上生成了一系列子策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一定的规模范围、一定的久期范围内,用小波段的操作来一定程度上提升收益。而对于短债,还是要聚焦服务用户的流动性需求和存款替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