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上海财经大学劳帼龄:千亿扶持是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5-07-09 08: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易佳颖,实习生朱祚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佳颖 实习生朱祚钰 上海报道

今年“6•18”是各大电商平台转向价值战竞争的关键节点。“6•18”已落下帷幕,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卡准生态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所有电商平台眼前的现实问题。现阶段,能否协调好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关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深刻影响着行业的前景与后劲。

伴随全行业回归价值竞争,重视商家诉求、保护商家权益正在成为2025年电商最大的确定性。以当下公布举措的密集程度和真金白银的投入来看,拼多多正以扶持商家为支点,筑牢电商价值生态的护城河。

今年4月,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内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百亿补贴消费者到如今千亿扶持众商家,正体现了平台、商家与消费者关系的平衡。

“平台连接供需两端,应该努力打造供需的动态平衡。”劳帼龄进一步指出,培养健康的平台、商家与消费者关系,需要平台完善公平交易规则,提供优质服务,强化平台治理能力;商家保证商品质量,坚持诚信经营;消费者理性消费,尊重商家劳动。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三者的共同努力。

对于电商行业未来发展,劳帼龄认为县域市场的消费力值得重视。近年来,相关消费数据验证了县域市场的重要性,据2025年县域市场消费零售升级潜力白皮书,预计今年县域市场GDP将达到109.9万亿元,未来超三分之二的消费增量将源自该市场。

此外,根据电商平台披露的“6•18”数据,县域和农村市场展现出强劲消费动力,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30%,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超140%。

在此前的采访中,劳帼龄多次提到,电商正在不断丰富销售场景、拓宽市场,推动电商与物流等多种产业融合,为更多偏远地区的好产品“走出去”打开了新的通道。

以拼多多推出的“电商西进”举措为例,通过平台为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买单”,进一步开拓西部地区县域市场。2024年9月,拼多多在此前首创中转集运模式,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又率先宣布所有商家在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偏远地区产生的物流中转费由平台“买单”。结合今年推出的“千亿扶持”,更多资源还将往西部市场倾斜。

劳帼龄指出,激发西部市场潜力,需要物流、人才等多方面支持。“通过构建完善的县域市场物流体系,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激发县域市场的内生动力,推动电商行业实现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