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清华赵明国:中国战队如何勇夺巴西机器人世界杯冠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中国足球世界杯夺冠的梦,在巴西由清华火神队带领机器人实现了。
近日,在2025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事上,清华火神队在含金量最高的人形组摘金,成为首支夺得冠军奖杯的中国战队。另一支来自中国的战队——农大山海队,收获了亚军。两支队伍的机器人 Booster T1 ,均来自一家北京海淀区的企业——加速进化。
7月末,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海淀见到了刚从巴西回来的两支队伍的带队老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赵明国和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胡标,以及加速进化全球化负责人李超逸等,采访了巴西赛事背后的故事。
中国机器人的世界杯梦,得从清华火神队说起。火神队由赵明国2004年创立,同年开始参加 RoboCup,2025年的RoboCup是火神队首次夺冠,也是中国团队的首次夺冠。
“经历过得冠军和亚军的学生,和追着别人跑的学生,在比赛中锻炼出来的心态肯定不一样,理顺了,气儿也顺了,大家的创造力也更好发挥出来。”赵明国说,希望经此一役,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信心,未来能够更好地蝉联冠军。
火神队成立21年以来,走出了很多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明星创业者和头部公司的核心研发人员。火神队2025年夺冠所使用的 Booster T1 机器人,就是由第三任队长、自动化系 2006 级本科生、2010 级硕士生程昊创立的加速进化公司提供。
赵明国2000年在清华大学开启机器人研究生涯,持续在双足机器人研究领域做研究。近年他也见证了人形机器人研究和市场热度的变化,也深度参与了产学研项目。他曾担任优必选北京研究院院长。2023 年,程昊和赵明国共同创立加速进化,赵明国担任首席科学家。
在赵明国看来,参赛二十年,火神队终于能在巴西夺冠,和比赛经验、技术革新以及物资保障都有关系。
在他看来,商业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和早年学生在实验室做的机器人相比,完全是两代产品。随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热度增加,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市场主体的涌入,也带动了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步。
目前中国和美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是最有实力的,也是最重金投入研发的,企业参与度也很高。在巴西的竞技场上,一些外国战队也会羡慕中国的战队能有充足的赛事保障和研发支持。
不过,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场景,他的表态颇为审慎。他认为目前的技术还处在从0到1的阶段,不是从1到100的阶段。
赵明国介绍,在机器人足球比赛时,机器人需要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实现全身运动,非常考验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与协作、多模态感知与决策等多种能力。通过参与比赛,不仅能够检验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还能推动相关技术的快速进步,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在活动现场,加速进化的投资人代表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巴西夺冠后,加速进化官宣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由“首程控股”和“京国瑞”共同管理)和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由“顺禧基金”和“启明创投”共同管理)、博华资本。
首程资本副总经理王玉雷表示,加速进化本体在竞技体育场景经历了无数次打磨,这对未来进入工业、生活场景时提升机械稳定性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未来首程资本将持续通过金融手段和生态服务,来支持优秀的机器人公司逐渐发展壮大。
据介绍,首程资本已经投资了20多个机器人公司,包括宇树、银河通用、自变量机器人、云鲸等。
在他看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机器人本体企业会多一些,北京海淀的优势是高校人才密集,有智力密集的优势,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强。除了有加速进化这样的本体企业,在机器人的大脑、小脑方面的研发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图: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赵明国 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21世纪经济报记者和赵明国的采访对话:
谈世界杯赛事:中美两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绝对领先
《21世纪》:你带队参加了20年的比赛,在2025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上终于赢得冠军,主要是哪些方面的水平提高了?
赵明国:首先,在备赛中,你得有足够多的机器人给学生用(做训练)。目前适合训练的机器人国内有宇树和加速进化。在足球方面,加速进化的匹配度更高一些;其次,我们有过往积累的参赛经验,知道比赛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做了很多相应的技术改革,有技术改革之后,别的队就跟不上了;在比赛中,有机器坏了,也能马上跟换。
总体来说,我们的参赛物质保障条件也比别的队好,别的国家的队伍也很羡慕我们。机器人参加足球比赛,在脑子不出问题的情况下,物质保障非常重要。这和战争一样,打到最后,比的是物资储备,商业化的机器人非常可靠,经历过比较专业的生产和训练。
现在时代变了,商业化的机器人,和我们早年学生用手做的机器人是两代的装备。
图:巴西赛事 加速进化公司供图
《21世纪》:也就是说,资本的涌入,加速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国外的热度是怎样的?
赵明国:我们参赛的物质保障条件好于国外,国外的队也很羡慕,中国能有这么多商业化的公司在做这样的事情,有这么多的资金支撑这个事情。
目前,在偏具身智能的方向,只有美国和中国的公司,能有这么多资金在投入到具身智能领域中。这个领域太烧钱了,目前中国的大环境,有资金在支撑这个领域的研究。
2005年,我们看日本队和德国队踢的时候,震撼很大。现在我们给组委会的震撼应该也很大,现在科技的变化很大,未来我们有希望去主动做一些技术的变化。
谈学生培养:体育竞技赛事培养了一批抗挫力强的创业者
《21世纪》:你为什么要坚持做足球领域?你自己热爱踢足球吗?
赵明国:我不踢足球,我主要是做人形机器人步态的,机器人踢足球是我研究方向中的一项。另外,在机器人踢足球这个事情没有做好之前,为什么要转向去做别的事情?这个事情是刚刚起步,还能做很多年。我是当老师的,一届届学生来做这个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
《21世纪》:这个赛道现在终于火了,你怎么看?
赵明国:机器人踢足球比赛,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存在。在2010年前,这个赛事都是很火的,2010年以后被AI其他方向的热点淹没了,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事情。
这个领域被大家称之为赛道,是这三四年的事情,过去都称不上赛道,只是极少数的人在做这个事情。现在机器人踢球这个领域的热度一高,很多就把赛道切过来了。包括一些融了几个亿的公司。
《21世纪》:在你带领清华火神队参赛的过程中,你也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去创业,包括加速进化的创始人程昊等一批如今国产人形机器人的创业和研发人才,如何看待学生创业?包括如何看待和程昊的创业?
赵明国:火神队的学生,心理素质一般比较好,抗挫能力强。带机器人踢足球这种体育竞技比赛,输球是经常的事情,他们对挫折不敏感,适合创业。
程昊以前也是我们火神队的。他创过业,最后公司被大厂收购,也算是很好的结局。他自己也在字节飞书担任过产品副总裁,有大厂工作经历,他的这种经历比较完整,适合创业,一个人的二次创业,肯定会比第一次创业更有经验。
他从大厂出来的时候,(人形机器人)行业开始有一些温度了。他还是想做人形机器人,就来找我了,我们俩一碰,觉得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窗口期,社会资源也会加速堆积到这个行业里,技术也会堆到这个领域,所以他在2023年创立了加速进化。公司是希望未来机器人能改变人的生活。他有创业者的精神,不太出风头,曾经创过业,能容忍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完整阅历,做事风格上也不是很着急。
谈商业化应用:离复杂应用还差很远 技术是从0到1阶段
《21世纪》:人形机器人从踢足球,到进入更多的商业化应用场景,还需要多久?有哪些能力是可以应用到其它场景的?
赵明国:机器人踢足球过程中,会用到定位的技术,还有通用视觉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在工业和家庭场景中是有可能用到的,我们的研究不在乎是三年成功,还是五年成,这个事情可以做几十年。
《21世纪》:再过多久,人形机器人可以进家庭?
赵明国:现在已经有扫地机器人进入家庭,虽然还不是人形,但这是一个初级阶段。五年后,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可能发生真正的一些变化。
我们研究人形机器人,就是在研究一些替代人的场景。我认为(人形)机器人大概率不会去工厂,或者说人形机器人在工厂里面的应用应该很少。工厂需要的应该是自动化 。但养老、康养、送外卖的服务场景,可能没法用自动化来解决,需要和人接触,共融可能会符合人形机器人的场景,会用到人形机器人。
《21世纪》:比如一些零售场景,能用机器人么?
赵明国:用机器人这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目前用机器人的话,这ROI能算得过来么?
《21世纪》:那你觉得哪些场景能落地?
赵明国:现在机器人用到的场景,包括教育科研、表演、踢球、跳舞等。这些场景做好了,再考虑让人形机器人做导购和解说,这些要求相对比较低,目前想做复杂应用还比较难。
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复杂的应用场景的视频,只是别人切了一段视频给你看。目前,踢足球的场景,都会有一些融资几个亿的公司来做,也说明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应用市场,机器人能用的场景还是有限的。
《21世纪》:听上去你对人形机器人走入家庭等应用场景的预期,还是比较审慎?
赵明国:现在来谈商业化应用的场景,提了场景的话,你必须得交卷。如果要发力,你要把棍子拿在手里,才能发力。我认为现在还不是发力的时候,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通过加杠杆去发力。 我认为,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是从0到1的阶段,很多人不太了解,以为技术是从1到100的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