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投资增长1.6%,国家统计局:投资承压是阶段性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7月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6%(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从环比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63%。
1—7月份投资同比增长1.6%,该增速较1—6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不小。具体来看,1—7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6.2%,较1—6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较1—6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降幅较1—6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在4%—5%左右。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较1—6月份出现回落,既有部分地区高温暴雨频发、影响项目工程施工的短期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的影响,还有我国转型发展过程中传统行业投资动能在减弱,新兴行业成长尚难以完全对冲的原因。
付凌晖进一步表示,尽管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价格因素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尤其是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继续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随着制造强国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新兴制造业加快发展,支撑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1—7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7月份,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21.7%,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8%。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带动高端行业投资增长。1—7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均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我国能源供给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相关投资不断扩大,有力支撑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1—7月份,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同比合计增长21.9%,保持较快增长。
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我国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增长面临的压力是阶段性的,对此要全面看待。从未来发展看,我国投资空间潜力依然巨大,我国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补齐民生短板都需要加大投入。下阶段,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半年需要重点关注投资,一方面投资收益下降带来投资增速回落,另一方面反“内卷”短期也会拖累相关投资参数,因此稳投资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力。为了平抑这些短期的收缩效应,下半年在一些公共投资领域可以适当加大力度。下半年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预计下半年会有相关政策陆续推出,一方面帮助房地产去库存,改善开发商流动性,缓解债务压力;另一方面培育新需求,包括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部分地方可以通过给予一定补贴,来推动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