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地球特派员》:用星际冒险治愈孤独丨影评

2025-08-02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馆馆

动画电影《地球特派员》甫一立项就被寄予了厚望——毕竟是迪士尼和皮克斯强强联手,制作团队之前的《寻梦环游记》《心灵奇旅》《头脑特工队2》无一不是高质量作品,豆瓣评分最低也有8.4,去年还在全球席卷了近17亿美元票房。如此叫好又叫座的成绩,不断拔高着观众期待。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地球特派员》上映一个多月,全球票房还不到1.5亿美元,不仅不及成本投入,口碑也滑落至6.9分。皮克斯的治愈魔法这次为何失灵了?

这部影片围绕小男孩艾力欧一次意外的星际冒险展开。艾力欧的父母刚刚过世,姑姑奥佳接手了抚养他的责任,但姑姑工作太忙,让艾力欧深感自己是不被需要的累赘,地球上没有他的情感联结,于是他将希望寄托于广袤的外太空。在他的呼唤下,飞船真的降临,把他接去了星际联合会,可问题来了——外星人们误以为艾力欧是地球首领,才邀请他代表地球加入宇宙组织。究竟是坦白回家,还是硬着头皮伪装?一道事关全地球的抉择就摆在了还没成年的艾力欧面前。

后来,他决定了留下来,于是不得不为了维护首领身份,接下了跟海鲁格族首领谈判的艰巨任务。初出茅庐的艾力欧自然不懂什么谈判技巧,和谈很快崩盘,首领格霸准备大举进攻星际联合会,以此报复他们不让自己入会的排挤行为。

好在艾力欧幸运地认识了格霸的儿子小格,两个小伙伴一个头疼于如何阻止战争,一个渴望着离开父亲,刚好可以互相帮彼此完成心愿。

电影着重塑造了亲情和友情两条情感线。艾力欧和小格的一见如故虽然进展迅速,设计逻辑却很合理,因为他们都是各自群体中的异类:艾力欧对宇宙的痴迷与同龄人格格不入,他自创的外星语被姑姑勒令不许再用,去到寄宿学校也不受欢迎,于是他渴望逃离地球融入全新的外星群体。而海鲁格族崇尚武力,形态却是软体虫,所以一到成年就要钻进高大的战甲中度过余生,试图用强悍的装备遮蔽脆弱的肉体,厌恶战斗的小格则是海鲁格族的异类,他无法成为父亲期望的儿子,也和艾力欧一样想要逃离家庭。孤独是青春期的他们共同的感触,这样两个处境相似、情感共通的小朋友,成为好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两个家庭亲情线的侧重点则各有不同。艾力欧和姑姑的情感错位在于缺少沟通。起初是艾力欧想念父母封闭自我,不愿与姑姑多交流,后来二人关系逐渐僵化,姑姑由于忙于事业,把艾力欧送去寄宿学校,进一步加深了矛盾。

乍一看,他们像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和叛逆期少年,但到后面会发现姑姑其实很爱艾力欧。听说艾力欧在学校打架,立刻担心他被欺负,带他回家准备退学;当艾力欧不愿回地球,克隆了个更听话的自己代替,姑姑很快就从细节发现了不对,也勇敢地与克隆体战斗,想夺回真正的艾力欧。而且,尽管嘴上不许艾力欧胡言乱语,背地里她早就学会了外星语,危急关头艾力欧不知所措时,是她用外星语指导艾力欧逃出生天。电影里的外星语折射到现实,也象征着家长要用孩子愿意听的方式,才能达成与孩子之间真正有效的交流。

格霸和小格这对父子的矛盾更加具体,父亲希望儿子继承雄风,儿子希望父亲停止杀戮。一个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的族群,如何能接受下一任首领是如此真诚良善之辈?于是父子俩长久地僵持着。电影给出的破局之法是,先让小格被克隆体替换,格霸立刻看出这个欣然参战的听话小格不是他儿子,再看到濒死的真小格,焦心的父亲也就无暇再要求儿子什么,只要他快乐就好。

克隆体是解决两个家庭矛盾的催化剂,很多小孩都会幻想,创造一个更完美的自己博得家长满意,但电影给出了温柔的回应:克隆体终究会被识破,孩子们始终被家长深深爱着,哪怕他们并不完美。

可与此同时,影片的现实意义也变得模糊不清。剧情可以依靠科幻设定解决困境,我们却无法通过去宇宙遨游、结识外星好友、拯救地球危机来获得认可度和归属感,也不可能靠识破克隆体、生死关头冲破禁锢,来证明自己对孩子的爱。

在技术上,《地球特派员》有不错的亮点,比如对外星场景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孤独议题的剖析,对科幻设定的融会贯通等,但整体还是浅尝辄止,略显老套。

深究本片翻车原因,会发现在制作阶段或许早有迹象。上映成片与最早释出的预告大相径庭,艾力欧人设从内向自卑、被迫在各方外星势力中小心斡旋,变成了叛逆大胆、主动逃离地球、渴望被外星生物接纳的人,许多关键剧情也随之重写。这种大刀阔斧的改变,源于皮克斯内部创作理念产生分歧,制作团队几经变动,最终出现了三个导演八个编剧的热闹场面,剧本也因此失去了内核与新意。

可见,即便是皮克斯,也依然需要为创作者提供积极团结的环境,好作品依靠的永远是一群靠谱的幕后人。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