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目标游客2亿人次,深圳凭什么?
南方财经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去深圳湾公园看日落,到高新园地铁口打卡深圳“曼哈顿”机位,在较场尾民宿看海发呆,去蛇口老街品尝深圳老字号……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网友分享着深圳旅行攻略。
2025年上半年,深圳文旅热度颇高,每逢清明节、“五一”、端午等小长假,深圳的山上、海里、热门商场都“长满”了人。据深圳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今年上半年,深圳接待游客数量达9056.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9%;旅游总收入1383.62亿元,同比增长13.9%。
走进更多境内外游客的旅游清单的同时,深圳定下今年文旅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
更进一步,深圳提出,打造周末节假日畅游地、“出国旅游替代”首选地、入境旅游第一站。
Amazing Shenzhen
4月,拥有3700多万粉丝的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在深圳开启旅游直播,体验了比亚迪“水上漂”、华为三折叠屏手机拍照、与机器人共舞以后,“甲亢哥”惊讶大喊:“Oh my god! There are not in other country but China.”
向全球游客展示和推介深圳正是今年深圳文旅的重头戏之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深圳要加强城市综合营销,一方面以“2025Amazing Shenzhen”为主题,发布全球旅游计划,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推出20项重点文旅内容;另一方面,便是与甲亢哥等网红合作,在全球推广深圳。
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正在奏效。从深圳离开以后,“甲亢哥”在多个视频中向他人展示华为三折叠屏手机,他熟练使用三个屏幕分屏实时浏览多个直播间的画面,让不少人“种草”深圳制造。
在网络上走红的同时,深圳也通过织密国际航线等方式,为海外游客来深提供便利。
作为深圳与海外交往的重要交通枢纽,深圳机场今年上半年联合航空公司新开或加密了往返万象、墨西哥城、利雅得、新加坡等1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上半年,深圳机场的国际及地区旅客量达到305.5万人次,同比增长30.7%;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量超过2万架次,同比增长26.1%。两项数据均超过2019年同期,创下深圳机场开航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我国入境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对50多个国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多城受益,迎来外国游客旅游热潮。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深圳入境游增势可观。今年上半年,深圳接待的入境游客数量在去年增长56.9%的高基数上,同比增长31.9%,达到1839.35万人次。其中,今年上半年,经深圳各口岸出入境的外籍人员343.2万人次,同比增长39.2%。
按照这一趋势,若今年年底深圳实现接待2亿人次游客的目标,入境游客势必为其中的重要部分。
“软硬兼施” 焕新文旅消费场景
长久以来,深圳以“科技之城”和“工业之城”为外界所熟知,文旅并非深圳长项,深圳文旅的竞争力尚不及其他传统旅游城市。
比如,今年“五一”假期,深圳全市共接待游客696.36万人次,同比增长36.3%;实现旅游收入54.32亿元,同比增长40.8%。同期,北京接待游客近1800万人次;上海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广州接待游客1190万人次。
不过,这一现象或许将迎来转机。一方面,演唱会+体育赛事为深圳带来滔天流量并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长;另一方面,深圳的文旅新地标即将密集亮相,将丰富深圳文旅产品供给。
今年开年,深圳便迎来两场国际体育赛事,一边是中国男篮在深圳市体育中心大胜日本队;另一边,由孙颖莎、王曼昱、王楚钦、林昀儒、张本智和等乒乓球人气选手领衔,在深圳大运中心举办的乒乓球亚洲杯吸引一众球迷蜂拥。
赛事之余,演唱会同样火热,今年上半年,深圳已经举办超过30场5000人以上演唱会,吸引观众40.62万人次,孙燕姿、许嵩、王心凌等歌手门票“一票难求”。
大型文体盛事极大地提升了深圳对市外游客的吸引力。据知情人士透露,刀郎深圳站的演唱会上,有约四分之三为深圳以外的观众,其中又有四分之三来自广东省外。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深港口岸夜间客流表现出明显增幅,演唱会等文娱活动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长的文旅新场景。
根据深港口岸部门统计,今年以来,深港口岸夜间客流同比增长18%,其中内地居民同比增长29%,港澳居民同比增长14%。另一个数据更加直观,皇岗口岸数据显示,近期14场明星演唱会瞬时客流高峰时段,平均每小时验放入境旅客超3000人次,较常态增长80%。
另一方面,深圳文旅的硬件设施在密集焕新,其中一批将于今年下半年开放。
5月1日,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门迎客,该场馆总建筑面积达12.83万平方米,其中常设展厅面积为3.5万平方米,场馆设计以自然形态为灵感,由十万块深灰色金属面板拼接勾勒出“大飞船”造型。
(深圳科学技术馆;摄/张晓慧)
馆长郑永春介绍,“这里将展示深圳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的最新产品,比如你在这里可以见到深圳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据了解,开馆不到三个月,深圳科学技术馆的入馆观众已突破100万名。
全球最大的室内冰雪世界--前海冰雪世界也迎来开业倒计时。最新消息显示,前海冰雪世界的超雪中心预计将在今年国庆前后开业,5条赛事级雪道、4人吊椅索道、魔毯等设施已基本就绪。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同样在10月,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旅游项目预计投入运营;备受关注的深圳乐高乐园则有望在明年年底开业;东部华侨城将按照“度假+体育+娱乐+文化”四大业态进行焕新。
深圳何以打造独特的文旅IP?
事实上,尽管有着不错的增长态势,但深圳文旅面临的核心问题还在于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深圳独特的IP,这也决定了深圳文旅的未来增势。
坐拥7个公路口岸(沙头角口岸重建中),1个铁路口岸,1个航空口岸,深圳有着发展跨境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今年四月,深圳明确提出,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这既包括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深,也意味着深圳文旅可以继续挖掘香港居民入境游的潜力。
“不少香港客人是先来到深圳,然后往大湾区和内地其它城市扩散。”国旅(深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子辰在接受南方财经采访时表示,近两年香港入境消费和旅游表现出爆发式增长,深圳在其中发挥着香港客人入境首个落脚点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香港游客正从深圳去往其他内地城市。
有业内人士分析,要吸引海外游客,深圳要展现出国际化的特点,比如打造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地标,另外也要找准深圳真正吸引海外游客的特质。
“对于很多外国游客来说,深圳的一大特色正是高科技技术和企业。”蒋子辰向南方财经记者展示了一份国旅(深圳)为外国游客打造的7天6晚深圳旅游规划表,行程包括参访戴盟、大疆、帕西尼,安克创新等深圳企业,体验直升机飞行、百度无人驾驶等项目。
今年7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深圳政协举办的“委员议事厅”活动中表示,接下来深圳文旅将和华为、比亚迪、腾讯等企业合作,推出更多工业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在科技的加持下,深圳文旅也在“上天”。今年以来,已有罗湖、福田、光明等深圳多区联合航空公司打造低空旅游航线。
3月,罗湖联合3家航司推出梧桐山赏花航线,最低价格仅99元,南方财经了解到,仅3月19日到3月22日四天时间,罗湖低空花游路线共飞行了215架次,载客数量达到801人。
(罗湖开通梧桐山赏花航线;摄/张晓慧)
除了科技,深圳发展文旅的另一个天然优势是绵长的海岸线。
据了解,目前东部滨海地区(盐田、大鹏)年旅游游客接待量约2800万人。按照规划,位于盐田的东部华侨城将进行设施更新,联通大鹏新区的地铁也正在建设,深圳东部滨海旅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还表现为大力发展邮轮产业,“爱达·地中海”号、“鼓浪屿”号、“太平洋世界”号等国际邮轮先后到港。据了解,接下来深圳将依托生态和滨海优势,加快打造国际游邮轮产品体系,发展邮轮+景区的产品,丰富湾区海上游项目。
飞向蓝天,也驶向大海,不同于传统旅游城市,深圳文旅似踏出一条独具魅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