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加量续作!央行今日将开展6000亿MLF;英伟达机器人“新大脑”即将揭晓|南财早新闻

2025-08-25 07:38:07 南方财经综合

   

今日关注


1、国新办今日(8月25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就。

2、央行: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8月25日(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宏观经济


 1、央视新闻: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目前,已有山西、辽宁、上海等10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正式接入。近年来,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到30%左右。智能算力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成式大模型、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领域。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2、8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8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8月中旬与8月上旬相比,27种产品价格上涨,17种下降,6种持平。

3、国家能源局表示,2025年7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6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

4、国铁集团:自7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8.23亿人次,同比增长6.4%,日均发送旅客1523万人次。

5、据网络平台数据,2025年暑期档(6~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10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分列前三位。 

6、电商重镇广东、浙江多家快递公司目前已对电商客户涨价。其中广东是重点调价地区,每件调价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间,同时还设定1.4元/单的底线价。

投资要闻


1、本周,共有2只新股申购,分别为主板的华新精科和北交所的三协电机。

2、本周,共有42只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共计52.61亿股,解禁市值达到924.73亿元。其中,徐工机械以319.02亿元排名解禁榜第一,大族数控和容百科技分别以316.47亿元、57.07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3、中信证券:此轮行情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本轮行情从起步到加速,核心线索都是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配置上,建议继续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和军工,开始关注化工,逐步增配一些“反内卷+出海”品种,9月消费电子板块也值得关注。

4、权益类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关口,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权益类ETF规模新增近8000亿元,总规模达到4.11万亿元,增幅达24%。8月22日,权益类ETF当日规模增长超1100亿元,助力该类产品规模强势突破4万亿元大关。 

5、银河金汇资管旗下的一只超300亿元的大集合产品近日宣布延期至今年底,到期后将转为银河基金的公募产品。这是现存规模第二大的券商大集合产品。现存规模最大的大集合是平安证券的一只产品,目前已经明确到期后将清盘。

公司动向


1、英伟达机器人账号发文预热,英伟达机器人“新大脑”即将揭晓。此前,英伟达发布了开源物理AI应用和机器人视觉推理模型CosmosReason。英伟达表示,该模型可以基于既有知识与概念,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推理”,并在理解后在现实世界中采取响应行动。

2、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旗下的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xAI已开源其Grok2.5模型。马斯克近日也宣布成立一家名为Macrohard的新公司,利用AI的力量来对抗微软的软件业务。

3、赣锋锂业称,在硫化物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同时布局硫化锂和硫化物电解质两类关键材料。公司硫化锂产品目前已通过客户质量认证,已向多家下游客户供货。

4、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

5、科创新源:上半年,营业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43.90%;净利润1760.40万元,同比增长520.71%。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液冷板业务及海外通信业务快速增长。

6、炬芯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60.12%;净利润9137.54万元,同比增长123.19%。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国际动态


1、据新华社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数月来,美国国防部一直在阻止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2、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4日,我驻纽约总领馆发布消息称,纽约州大巴侧翻事故已致3名中国公民死亡,9名中国公民受伤。

南财精选


1、重要算力产业链企业都来了,中国算力大会释放这些信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分析道,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存力规模超过1680EB,相比于2023年增长约40%。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对数据存储需求的释放,有力推动了存储需求的增加。详情>>>

2、借“泛娱乐”出海,中国短剧面临制作成本挑战

当被问及短剧能在海外迅速走红的原因时,贾毅认为这是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家强大。”贾毅坦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往往通过文化分享来体现。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许多优秀的本土故事和表达方式逐渐受到更多海外观众的喜爱,这为短剧出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详情>>>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