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亿广东明星药企,筹资35亿出征全球
记者丨韩璐 编辑丨谭璐
一支广东中山的创新药团队,再次募得巨资。
9月4日,康方生物公告,已完成新一轮配售,发行新股2355万股,募资近35亿港元。
董事会主席、总裁兼CEO夏瑜,及其同事李百勇,也同期出让部分股权。
这两年,康方已有三轮募资,筹集金额超过65亿港元。
夏瑜领导的这家明星药企,正面临商业爬坡期与临床高投入期的双重压力,其已有7款自研产品上市,加之庞大的后期管线在快速推进,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
然而,康方生物所显露的雄心和能力,已受到资本瞩目。至9月5日收盘,其市值高达1425亿港元,年初以来上涨约155%。
选择此时配售,管理层乘着东风筹集资金,未雨绸缪,款项预计将于2027年底前动用。
惊喜不断
股价一路走高,基于夏瑜团队不断创造惊喜。
最新财报显示,1-6月,公司的商业化销售收入达14.01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意味着每天卖出700多万元的产品。
其收入主要来自两款全球首创新药——卡度尼利、依沃西,正快速放量。
夏瑜和她同事开发的卡度尼利,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双抗,用于晚期宫颈癌的二线治疗,去年9月和今年6月,其分别获批用于胃癌和宫颈癌的一线治疗。
依沃西则是中国第二个自主研发的双抗药物,可同时阻断PD-1和VEGF通路,一药双靶,覆盖肺癌等多个肿瘤。
这款药,让默默无闻的康方生物真正一战成名。
3年前,夏瑜团队将依沃西的部分海外权益,授权给美国药企Summit,总交易金额最高达50亿美元,刷新了当时国内License-out交易纪录。
在一项“头对头”试验中,依沃西显现出超越K药(帕博利珠单抗)的临床疗效,有打败“药王”的潜力。
K药是默沙东原研PD-1抑制剂,年销近300亿美元,是当前癌症领域的销量王者。
今年春,该药又传捷报,在另一项“头对头”试验中,其疗效战胜了百济神州PD-1核心产品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
在最新半年报中,公司披露了一项重磅数据,依沃西在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取得了总生存期(OS)获益,成为全球首个在此领域取得OS显著疗法的免疫双抗产品。
高盛预测,到2041年,依沃西的峰值销售额可达530亿美元,合人民币高达3780亿,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国内,夏瑜也在不断收获依沃西的利好。
今年4月,其单药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适应症获批,拓宽了应用范围,并进入新一轮医保谈判审查名单。
全球布局
手握两款重磅双抗,康方生物进一步加码。
8月下旬,夏瑜透露,已定下“IO(肿瘤免疫)2.0+ADC(抗体偶联药物)2.0”全球迭代战略。
2023年,美国FDA批准了维恩妥尤单抗(Padcev)与K药联合,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成为全球首个PD-1联用ADC治疗一线实体瘤疗法,肿瘤治疗进入“IO+ADC”时代。
现在,康方的依沃西、卡度尼利,成为新的基石药物。
夏瑜及其同事正不断强化全球布局,两个双抗药物已开展23项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并分别开展了近20项II期临床研究,覆盖多个瘤种。
团队计划将加速依沃西在中国市场的商业转化和适应症开拓,同时与合作药企Summit一起,加速在全球临床的开发。
目前,康方生物的首个双抗ADC产品AK146D1、新一代ADC产品AK138D1,已在全球开展早期临床。
公司方面告诉记者,双抗更精准有效地靶向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达到更好疗效的同时,能克服耐药性,提高药物安全性。
除了肿瘤领域,康方在自免领域也有多款潜力产品。
公司自研一类新药伊努西单抗,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依若奇单抗治疗银屑病适应症,已获批上市;古莫奇单抗(IL-17)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上市申请,已在审评阶段。
目前,康方在广州黄埔,设有临床研究与运营亚太总部;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有生物制药基地。其在研管线非常丰富,24个产品在全球开展临床研究。
据披露,最新募集的34.93亿港元,约80%将用于创新管线和技术平台的全球及中国研发,其余20%将用于已批产品的商业化及一般用途。
保持耐心
2012年,夏瑜与王忠民、张鹏、李百勇一起创立康方生物,四位海归博士,均在生物制药领域耕耘超过20年。
目前,王负责临床操作、采购及法律事务,李担任首席科学家,张负责企业营运及政府事务。
创立初期,没赶上PD-1的早集,夏瑜团队就专注于抗体,尤其是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发。熬过十年寒窗,在2022年迎来首款商业化产品卡度尼利。
公司围绕肿瘤、自身免疫、炎症、代谢疾病等领域,打造了独有的新药研究开发平台ACE Platform,整合双特异性抗体开发、ADC、mRNA技术等前沿技术,高效推进创新候选药物的筛选、研发与临床转化。
多线并行,投入巨大。
1-6月,其研发支出达7.31亿元,同比增长超两成,超过总营收一半。2020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合计高达56.57亿元。康方迄今未盈利,团队也保持着耐心。
好在,多轮融资后,账上资金充沛。
截至6月末,其现金及等价物、其他短期金融资产总计71.38亿元,新的募资到位后,预估手持资金将达100亿左右。
“盈利并不难,收窄投入即可。”康方生物希望,盈利是建立在出色的商业化运营与高研发效率的平衡之上。
2024年,公司调整了商业化团队,郭永成为新的商业化负责人,任首席商业官,他曾在科伦博泰及多家跨国药企任职。公司的商业化团队,从去年的844人扩张至1221人。
有人、有钱、有产品,康方生物正开启一段具有全球抱负的新征程。
图片来源:康方生物,除标注外